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指出,雖然拜登就烏克蘭局勢展現對俄強硬態度,但就當前形勢而言,這不會對俄產生實質性影響。未來俄一方面將繼續採取靈活務實的外交政策,就戰略穩定問題與有關方面進行對話接觸,利用外交渠道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俄也將積極尋找替代機制以維護自身安全。
控歐難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不斷渲染烏克蘭問題中的俄羅斯戰爭威脅,一個重要目的是拉攏歐洲國家形成統一的對俄立場。
莫斯科國立大學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研究基金會主任尤裡·羅古列夫指出,一直以來,美國以提供安全保障為由,迫使歐盟服務於自己的地緣政治目的。對美國來說,烏克蘭是進一步控制歐盟的絕佳工具。美國通過渲染俄羅斯軍事威脅,持續維持東歐地區高度緊張的軍事政治局勢,從而牢牢地把歐盟捆綁在美國霸權的戰車上。
然而,歐洲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旦俄烏爆發衝突,直接受害者不會是美國,而將是歐洲國家,因此多數歐洲國家在烏克蘭問題上並不希望完全受美國控制。
俄羅斯與美國及北約等組織上周舉行了涉及烏克蘭局勢的系列安全磋商,但歐盟並沒有受邀參加,這令歐盟頗為不滿。法國《世界報》刊文指出,在此次烏克蘭危機處理中,歐洲“被”靠邊站了。
而且,歐盟內部難以在烏克蘭問題上達成一致。德國等“老歐洲”國家與俄羅斯有著較為密切的經濟尤其是能源合作,對俄態度更加理性,而中東歐一些“新歐洲”國家則因歷史問題對俄心懷警惕。
在上述種種情況下,美國想要拉攏歐洲國家共同遏制俄羅斯並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