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導彈防禦局於2018年9月首次公布了“高超聲速防禦武器系統”(HDWS)項目,並於2019年9月選取了5個較為可行的方案(包括4個動能攔截方案和1個定向能攔截系統方案)授予合同開展概念改進階段研發。綜合分析這5個方案內容來看,對高超聲速導彈的攔截手段仍以發展動能攔截器為主,而且是基於現有的反導攔截彈,比如在“標準”-6、“薩德”、“標準”-3等基礎上發展用於對付高超聲速武器的攔截彈,在滑翔段/末段攔截中程高超聲速導彈,融入現有的反導系統。
從上面方案來看,在新概念武器中,只有定向能武器攔截方案獲准進行下一階段的研究,而電磁軌道炮未受青睞。筆者認為,這與電磁軌道炮還未達到實用化有關,基於現有的反導攔截彈研製反高超的攔截彈是技術跨度相對較小、成本較低的選擇,這也反映了美國急於形成反高超能力。2021年,美國海軍在電磁軌道炮研發方面雖收到950萬美元撥款,2022年其撥款卻為0,其電磁軌道炮項目研發也少有進展披露,分析認為,美軍的電磁軌道炮項目有可能已經進入停滯。但這並不代表電磁軌道炮未來在反導或反高超領域沒有用武之地,一旦相關技術得到解決,美國還是會重新考慮電磁軌道炮。
日本電磁軌道炮技術發展如何?
日本很早就關注到了電磁軌道炮,上世紀80年代,日本投入更多的資源開發這種新概念武器,在上世紀90年代前半期,主要著眼於利用等離子體電樞實現超高速,當時的研發成果有7.45千米/秒的紀錄。之後,由於等離子體電樞的導軌燒蝕、脈衝電源等遇到技術瓶頸,實用化研究基本沒有進行。2000年左右日本完成了簡單的低速加速裝置,探討了利用固體電樞的性能。
2010年,日本防衛省開始著手研發用於近程防禦的小口徑電磁軌道炮系統。在2015年時,日本防衛裝備廳就研發了16毫米的小口徑電磁軌道炮,在炮口採用弧形設計有效減少發射對炮口的燒蝕。2016年,防衛省在此前小口徑電磁軌道炮的研製基礎上,開始實施40毫米口徑的電磁軌道炮的研發,目標是初速度達到2000米/秒,並達到120發以上的耐久性。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