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正是粵商的這種外向性,使得粵商在政治、社會動蕩中得以留存和延續,粵商是較早走出國門的商幫,他們進入不同的社會和法律環境開辟市場,形成了機動靈活、適應能力強的特點。
粵商,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商幫,其內部又細分為三大商幫,即廣府、潮汕、客家商幫。從海上絲綢之路的奠基,到十三行轉手貿易的輝煌時代,再到現代的珠三角加工貿易和產業集群的興盛,粵商千年傳承,生生不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斷創造新的奇跡。
粵商經商的歷史可追溯到漢代,漢武帝時期就開通了“經南中國海過馬六甲海峽,入印度洋,到波斯灣、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東海岸”的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途經西北地區的陸上絲綢之路相比,這條海上絲綢之路的航行更為艱巨,風險也更大,但船舶的容量更大,利潤更為可觀,因而吸引了大量粵人從商,粵商的海外貿易經營從此展開。及至近代因為清政府一口通商的政策,廣州得天獨厚地壟斷了中國的對外貿易,外國客商都必須通過十三行從事與中國的貿易,粵商成為聞名天下的商幫。他們承接西方各國工商業產品迅速轉銷內地,同時又收集內地陶瓷、茶葉、銀錢轉銷海外的業務;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和新一批通商口岸的建立,粵商逐漸轉型發展,開始走遍全國各地進行交易,並進行大規模的海外貿易。
粵商所居住的嶺南地處偏遠,加上位於亞熱帶,溫濕多雨,直到明代仍被視為蠻煙瘴癘密布,毒蟲猛獸叢生的危險地帶。這裡不像北京的四九皇城,因政治立城,也不像武漢的三鎮把守,為軍事而設,廣州從建立伊始就是個商業城市。粵人早在西漢就開始從商,廣州是當時南方貿易的集散地;在唐代,粵商冒險犯難,前往南洋等地從事貿易,廣州是最大的外貿港口。至宋時,廣州已是“萬國衣冠,絡繹不絕”的世界著名外貿港口。到了明清兩代,廣州作為唯一的政府特許對外貿易基地,十三行成為清代粵商的主體核心,開啟了中國人了解世界、學習西方的歷史大門。雖然離四平八穩的中原文化遠了,但離“外面的世界”卻越來越近。也正因為這樣的地域基因,粵商挾裹著其開風氣之先、獨立自主、強悍打拼的精氣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商業奇跡。
粵商具有與晉商、徽商不同的特征,因而也有著不同的命運歸宿。由於地理位置遠離封建政治中心,粵商具有強烈的對外性,較少依附於政治權力,商貿活動的開展基本上遵循著“對外”的營銷方向。這一“對外”的外向型特征,讓他們紛紛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開拓市場,尋求更多的發展機遇,在世界商業大舞台上展露中國人的商業才智,把中國和世界市場緊密聯繫起來。
正是粵商的這種外向性,使得粵商在政治、社會動蕩中得以留存和延續,粵商是較早走出國門的商幫,他們進入不同的社會和法律環境開辟市場,形成了機動靈活、適應能力強的特點。正是這種不局限於國內市場的國際化視野,使得粵商在晉商、徽商等因為固守傳統而日漸式微的時候,能伴隨著近代海外移民的浪潮而崛起於東南亞和香港、澳門等地區,從而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初便率先脫穎而出,快速建立起外向型的工商業體系,成為中國經濟的排頭兵。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張麒(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