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社評,面對當下流行的零售新模式、新業態,有些書商也想跟風,種種花式銷售頻頻出現,“圖書盲盒”的推出即為其一。
不久前,在某圖書網站的策劃下,通過神秘感來抓住用戶的“圖書盲盒”風靡開來。該網站推出的首批盲盒共有十款主題,每個盲盒中包含兩本書和兩三件文創產品,售價42.3元。產品一經推出,就迎來“爆單”。
的確有讀者在拆盲盒時發現了自己從未關注過的新閱讀主題或領域。但遺憾的是,拆盲盒的失望多過興奮:魯迅的《仿徨》和某本網絡寫手的心靈雞湯被放在同一個盒里,還有讀者從“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主題中開出一本《認罪悔罪教育》。
且不說主題是否恰當,被迫收到小眾低質、與日常生活毫無關聯的圖書,未免讓一些讀者大感上當。而圖書包裝上的污漬和灰塵,不能不使讀者感到,商家在借此清庫存、處理滯銷書。
以“盲盒”為賣點開展圖書營銷的並非一家,各地不少書商也熱衷於此道。有書店經營者表示,“圖書盲盒”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由書店來幫讀者選書。一些讀者面對浩瀚圖書往往一頭霧水,他們只要告訴書店自己想讀什麼樣的書,有什麼樣的訴求,書店就可以用專業的眼光來幫其挑選;況且,讀者拆盲盒的過程,也給閱讀帶來一種新奇趣味。
書店經營者的解釋聽起來似乎有幾分道理,然而細細思量仍不免存疑,“圖書”牽手“盲盒”,真的就合適嗎?
客觀來講,讀書,是一件極為私人化的事情。不同讀者基於學識、性情、閱歷等方面的差異,對於讀物的嗜好通常千差萬別。就算兩個人表面上有著相同的閱讀訴求,實際上令他們中意的讀物往往天差地別。既如此,書店在缺乏對不同讀者深入細致了解的情況下,又怎麼能精准把脈,帶給讀者驚喜?哪怕書店經營者素質不低,也未必能對上讀者的胃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