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4日電/一邊是日用商品“一件難求”、連鎖餐飲“無雞可炸”、超市裡斷貨頻繁;另一邊是港口擁堵、貨船滯留、成千上萬個集裝箱堆積如山,更有公司為保證供應一擲千金選擇航空運輸——2021年,一幕幕供需嚴重失衡的場景,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持續上演。美國多年來不斷挑起和升級經貿摩擦,人為干擾了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高效配置,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放大了這種破壞,全球經濟效率遭受嚴重損失,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艱難尋求渡過這道難關。
今年以來,供應鏈危機在全球愈演愈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將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5.9%,其中“罪魁禍首”就是全球供應鏈的受損。雪上加霜的是,在商品短缺的同時,物價也在持續上漲。11月,美國CPI同比上漲6.8%,創下39年來的最高紀錄;受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等因素影響,11月歐元區通脹率持續攀升,按年率計算達4.9%,創下歷史新高。供應鏈紊亂叠加通貨膨脹,已然形成尾大不掉的“灰犀牛”,極大地拖累了世界經濟復甦步伐。
表面上看,當前全球供應鏈危機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產能不足和運輸能力下降,引發供應緊張。但回顧近年來世界經濟復甦進程就不難發現,全球供應鏈出現的局部斷裂和運轉停滯,其實是貿易保護主義升溫致使國際經貿合作受阻、對產業鏈造成干擾產生的後果。它是近年來全球貿易和產業領域問題的集中爆發,疫情只是催化因素,使存在已久的結構性問題加速暴露。
早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時期,其單邊主義政策嚴重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為了實現“美國優先”、打壓他國發展的目的,美國政府隨意加征關稅,限制高科技產業投資合作,強行迫使一些企業回歸美國本土,或是遷移到東南亞、墨西哥等地。然而,美國經濟“脫實向虛”多年,不僅生產供給能力早已不足,而且東南亞等地的基礎設施、人力資本等禀賦並無明顯優勢,這在客觀上加劇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脆弱性,大大降低其抗風險能力。
拜登政府上台後,不但沒有“糾偏”,反而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打壓措施,擴大出口管制“實體清單”。這種做法不僅引發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一連串動蕩,而且進一步增加了全球通脹的壓力。近期困擾全球的“芯片荒”、航運受阻、物流不暢等問題,就是供應鏈遭到衝擊和破壞的結果。
應當看到,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形成和發展,是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任何一個“斷點”的出現,都可能導致整個鏈條低效甚至癱瘓。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為推動產業“脫鈎”,以政治力量改變經濟規律的做法,既不現實,也不明智。實際上,經歷疫情挑戰,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逐漸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格局。
從全球來看,不同國家和地區供應鏈和產業鏈亟待解決的問題各有側重。有的在美國產業政策泛風險化轉向的挑戰下,把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放到了更高位置;有的面對要素結構升級滯後、產業鏈與創新鏈發展不平衡的情況,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對產業鏈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升級,鞏固提升傳統產業鏈優勢。
日本政府在2020年和2021年的《通商白皮書》中均提到,供應鏈斷裂是地緣政治變化、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等造成的,且受到結構性因素影響,不是靠恢復原狀就能克服,必須對供應鏈進行重新布局。從去年開始,日本制定了“海外供應鏈多元化支援”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企業對供應鏈進行多元化和分散化,以增強供應鏈韌性。今年5月,歐盟更新了其產業戰略,提出要加強單一市場彈性,並在原材料、半導體和電池等6個戰略領域減少對外依賴,提升產業的“開放戰略自主能力”。不過從政策走向和布局來看,即便要回歸本土,歐盟和日本的企業也沒有打算放棄在中國的生產,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中國已經形成了充分的產業積累,而且中國還有較高的勞動力優勢,以及龐大的消費市場。
中國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最強韌的部分。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並實現復工復產,向其他國家提供了大量緊急醫療設備,僅2020年就向全球提供了2242億只口罩和27.1萬台呼吸機;中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從未出現擁堵;中國外貿持續16個月正增長,有力支撐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運轉。隨著全球供應鏈變動漸趨穩定,中國因為良好抗疫政策和穩定生產帶來的供應鏈紅利將逐漸消退。如何有效應對全球產業分散化地區化趨勢、芯片短缺影響、原材料價格上漲、國際海運運力緊張等問題,將成為重塑產業鏈供應鏈能力的重點方向。中國提出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經濟工作方針,正是為了抵禦更為深遠的負面影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不斷創造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有利環境。
全球化鏈條“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產業鏈供應鏈艱難“渡劫”的當下,世界各國尤其是主要貿易國,應當採取負責任的態度,相互配合、協同治理,為穩定暢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推動世界經濟復甦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孫昌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