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3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正確認識和把握實現共同富裕的戰略目標和實踐途徑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必須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上重要位置,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前行。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賈若祥文章表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和先進生產關係的高度認識和把握共同富裕。一方面,“富裕”是社會主義先進生產力的內在要求,旨在通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不斷創造和積累社會財富,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鬥把社會財富“蛋糕”做大做好,夯實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共同”是社會主義先進生產關係的內在要求,旨在通過進一步完善社會分配關係,不斷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城鄉發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防止兩極分化,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需要。
文章分析,從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來看,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富裕”主要是通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決發展不充分問題,“共同”主要是通過不斷完善和優化社會分配關係,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因此,共同富裕是針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而提出的重要奮鬥目標,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包括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相關內容,這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要基於中國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謀劃實現共同富裕的實踐途徑。
文章指出,首先,要立足中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充分認識實現共同富裕的長期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目前,中國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比較突出,對於實現共同富裕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要有充分估計,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循序漸進促進共同富裕,使促進共同富裕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與現代化建設進程相協調,不斷形成推動共同富裕的階段性、標誌性成果。
其次,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通過勤勞智慧實現共同富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推動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續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通過辛勤勞動,更加積極有為地促進共同富裕。
最後,要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加快構建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資決定、合理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通過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實現更高水平、更加穩定的收入。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和精准度,發揮再分配在促進共同富裕中的調節作用。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和社會群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通過三次分配促進社會和諧。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政策制度體系,重點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