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東北地區應重新發掘和利用既有資源,謀劃好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定位。要立足戰略使命和責任,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建設好國家大糧倉,促進綠色發展轉型,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推動產業鏈現代化,提升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能力。要重視東北地區在裝備製造、原材料生產等領域長期積累形成的核心技術、生產工藝、管理模式、生產與管理人才等工業基礎資源,加大盤活存量資源力度,優化存量資源配置,以存量資源吸引各類增量資源。要盡快摸清產業數據家底,做好數據資源的挖掘、清洗、服務及數據開發基礎設施、重大裝置的建設,制定有針對性的發展規劃和保障措施,以最大化地發揮東北產業數字化的場景資源優勢和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
第二,東北地區應以更大努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要總結“放管服”改革經驗,找准下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著力點。要健全營商環境評價制度,基於企業活力、企業效益、產品競爭力、員工收益等維度優化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要加快改革政績考核體系,推動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從GDP、財政收入等宏觀層面指標向企業效益、地區就業、科技創新等具有內生動力價值的指標轉變。要推進落實主要領導聯繫服務企業常態化機制,用法治思維統領營商環境各項工作,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增強決策科學性和透明度。
第三,東北地區應探索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東北路徑、東北模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應科技創新需求,發揮好政府在制度改革與創新方面的作用,促進市場公平競爭、降低企業競爭成本,更好支持企業科技創新。要完善科技評價機制,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充分激發各類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加快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創新,切實提高創新鏈的整體效能。要健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機制,加快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要建立健全基礎研究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為基礎研究的產品化、商業化、市場化提供全方面支持和保障,推動形成各方面資源對基礎研究投資的良性循環。
第四,東北地區應加快打造面向東北亞區域的對外開放新前沿。深度開放是東北實現全面振興的重要動力來源,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行業優勢和資源優勢,打造更加開放的發展環境,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加快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吸引全球範圍尤其是東北亞地區的要素資源集聚。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政策創新為支撐,加快推動遼寧、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新一輪改革試驗,加強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形式創新,激發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內生動力。要加快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借鑒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發展經驗,支持大連以遼寧港口整合為契機,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同時對標國際物流貨運需求,加快推動東北地區中歐班列提速擴線,全力打通“一帶一路”東北亞物流大通道,打造面向東北亞的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