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據文匯網報道,“廚房修羅場”醋意火藥味升級,鑒別微表情成為戀愛必修技?近期,國內屏幕上婚戀類真人秀綜藝扎堆湧現:從初次戀愛的“母胎單身族”,到大齡未婚的“半熟戀人”;從相逢初見紅著臉的情侶,到離婚冷靜期紅著眼再見的愛人;從戀愛中“探案”找出可能的“陷阱”,再到劇本殺場景增加共情經歷,婚戀綜藝真的“卷”起來了。
很多人對中國婚戀綜藝的印象始於2010年,一個自帶三分憨厚、三分喜慶的光頭男主持人與隨之而來各具風格的24位女嘉賓款款入場,拉開了“一對多”式電視相親的大幕。此時,距離這一領域的“鼻祖”《玫瑰之約》停播已將近5年,婚戀綜藝領域終於又崛起一個現象級IP。此後,從多中選一的面試式相親到實景式真人秀;從社會觀念與話題層出不窮的碰撞和激蕩,到如今充滿個性化地相處,背後是時代的印記——媒介環境變了,呼喚網感;政策環境變了,呼喚更多年輕人結婚多生子;社會思潮變了,需要包容更多元的價值觀,展現更個性化的追求。
數量變多了,題材分類更細了,婚戀綜藝也變得越來越“內卷”了。從大眾話題製造者的“國民向”綜藝,轉向為圈層熱搜發起者的“垂直類”綜藝。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越來越“內卷”,卻似乎變得越做越“窄”。一些節目開始固步自封,給想象力自我設限,比如讓嘉賓們處於一個架空的環境中——通常是一座漂亮的海島上或大別墅里——專職談戀愛。他們儘管也擁有職業、身份,家庭、朋友,但這些社會屬性的身份對談戀愛不構成任何影響。圈層受眾群的偏向成為了節目內容策劃和人物編劇研發的動力,越來越多的戀綜開始追逐純粹的“磕糖”。在脫離了一切現實關係的“戀愛”中,觀眾會發現占主導的總是簡單“荷爾蒙”,男男女女的互動、交往總像是“過家家”,人物塑造流於表面。他們像一個個被擺在橱窗里的娃娃,而缺的這一點靈性,正是“人性弧光”。
當然,這並不是說此類綜藝不能將背景設置在一個“純愛世外桃源”,但如果存在一個外在的結構性壓力,而嘉賓需要在這樣的外在壓力下做出不可逆的選擇,這時人物塑造會更有力度,綜藝文本也更有深度。觀眾也更能在嘉賓身上找到共鳴、投射自我甚至尋求現實困境的解法。但現今大多“造夢式”婚戀綜藝沒有營造情境讓嘉賓有機會展現其內在魅力。
婚戀綜藝如此內卷,而事實上我們的文化早已搭建了一個廣闊場域可供表達。世間有多少種人際關係,就可能有多少種綜藝節目的類別;世上有多少對男女,可能就有多少種關係模式,也就有多少婚戀節目可供探索的空間。豐富的社會情緒期待回響、亟待宣洩。流行文化產品雖然可能是“淺”文本,但背後往往有著一座“潛”文本的冰山可供挖掘,潛藏著社會的情緒、觀點和價值觀的碰撞,產生的能量不可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