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電/據廣州日報評論,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是黨中央針對新時代人才工作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強才能帶動產業強、經濟強。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廣州要深刻認識新時代人才工作緊迫性,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采取有力舉措加快促進人才與產業協同發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才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資源
人才是應對國際科技競爭、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資源。人才是影響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因素,決定著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11月1日,廣東省委人才工作會議提出實施“五大工程”,奮力開創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新局面。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匯集了全省絕大多數高校、科研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人才資源,人才政策的支持力度、覆蓋範圍和人才服務質量位於全國前列,是海內外人才創新創業的首選地之一。但與標杆城市相比,廣州人才引進工作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新興產業領域領軍人才相對緊缺;二是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缺口突出,調研中一半以上的受訪企業認為高技能人才招聘難度最大,四成企業認為未來三年高技能人才的缺口將會變大;三是對青年人才支持不足,現有人才政策主要偏向高層次人才,而對剛剛就業的青年人才的政策補貼較少、精准性不够。面對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構建高水平人才隊伍是廣州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防範人才短缺對廣州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制約。
著力打造人才與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生態
進入新時代,著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水平人才強市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塑造廣州產業發展新優勢的根本之策。為此,廣州應基於產業發展的需求與人才資源條件,重點圍繞技能人才培育、人才環境優化、人力資源服務、人才數字化建設四大方面,著力提升人才發展質量與產業競爭力。<nextpage>
培育新時代“羊城工匠”,打造產教融合標杆。技能人才是支撑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但現有職業教育培養模式普遍與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不相匹配,打造職業技能人才隊伍已迫在眉睫。建議對策:一是改革人才培養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引導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積極推進課程內容和行業標准、生產流程等對接,構建面向全市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發展需求的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支持校、企、研究機構共同開發高質量的教材和案例庫,積極探索開發具有前瞻性、實踐性的新教材。二是鼓勵行業龍頭企業與學校合作建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學院、技師學院,加快廣州科技教育城建設,打造一批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建立企業高管、技術骨幹與教師“雙聘制”,有針對性地培養拔尖的專業性人才。三是圍繞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軌道交通等重點產業集群,建設產業集群主題研究項目庫,構建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和項目相互促進的校外實戰訓練平台。
堅持環境聚才,厚植人才發展沃土。人才工作不局限於引進與培育,如何讓人才動起來、活起來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是完善人才評價體系,把企業規模、運營績效、社會評價、行業影響、人才薪酬等市場化評價要素納入高層次人才分類評價標准;探索打通“專業技術職稱+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雙向通道,建立優秀技能人才技能資格越級申報、技能等級直接認定制度;支持行業領軍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與優化人才評價標准。二是構建靈活開放的人才雙向多維流動機制,探索在大灣區內推動人才共引共享共用制度,率先推動廣佛、廣深戶口互遷互認;充分發揮國際交通樞紐優勢,倡導發展“星期天工程師”“雲端工程師”等人才共享模式,實行科研人才顧問指導、短期兼職、技術聯姻等柔性引才方式。三是進一步提升國際人才的服務水平,探索與國際接軌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設南沙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人才自由港等境外人才高端創新平台,打造國際人才社區,從工作保障、生活配套等方面營造“類海外”環境;爭取外籍和港澳台高層次人才認定和享受國民待遇等權限,深化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積分試點。
創新人力資源服務,構築市場化引才新高地。高水平人力資源服務與高質量產業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提高人力資本要素市場配置效率,精准滿足產業人才需求。一是大力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水平,支持發展獵頭、測評等高端業態,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各類人才庫,為用人單位提供從人才招聘到管理咨詢“一站式”人力資源解決方案。二是依托中國(廣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探索人力資源服務“管辦分離”的運營模式,搭建具有國際水准的產業和學術交流平台,創新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構建人力資源與產業協同應用場景,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人力資源服務集成高地。三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力資源產業研究院建設,開展粵港澳大灣區人力資源市場研判指標體系建設與運用研究,健全人力資源服務標准體系。<nextpage>
強化數字賦能,加快推動人才工作數字化發展。數字經濟時代下,人才工作應該著眼數字化發展的時代趨勢,釋放人才數據的價值,努力提升人才發展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一是建立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大數據中心,圍繞重點產業布局,定期發布產業人才指數,編制緊缺人才需求目錄,繪制“重點產業人才與技術分布圖”及“產業發展路綫圖和企業分布圖”,實現人才大數據在人才資源戰略規劃、引進、培養、使用、評價及服務等全產業鏈應用。二是借鑒杭州,推出“人才碼”,統籌整合雙創服務、政策兌現、醫療健康、子女教育、購房落戶、交通出行等多項人才服務項目,實現人才辦事“一站入口”、人才服務“一碼供給”和人才政策“一鍵兌現”。三是積極打造人才需求發布、人才雲招聘平台,建立聯企、聯校制度,開展龍頭企業直播帶崗、人才新政空中宣講等活動,定期舉辦雲聘會,提升招才引智工作的精准性和實效性。
(李志堅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廣東亞太創新經濟研究院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