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最近,一則南京老舊樓宇通過改造實現蝶變的新聞引起關注:建於1996年的南京秦淮區九龍大廈過去一直依靠傳統商業,效益不高。2016年,經過一番軟硬件改造升級,引進總部經濟和行業龍頭企業入駐,實現轉型。2020年,這幢大樓的稅收突破2億元。
其實,不少大中城市的城區樓宇都曾面臨這樣的情況:空間布局起步早,但基礎設施老化、軟件服務跟不上;發展模式上主要以線下商業消費等傳統模式為主,但業態同構性、水平低度化情況嚴重。隨著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發展短板逐步凸顯。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線下業務減少,部分樓宇空置率有所上升。因此,提升樓宇服務能級,推動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老舊樓宇“活化”、發展樓宇經濟要更加看重運營服務的附加值,緊盯城市產業結構向服務型經濟轉型的趨勢,把握樓宇經濟轉型內涵,因“樓”制宜、區別對待。
在提升樓宇服務能級時,既要注重硬件設施更新,又要注重科技化、智能化的塑造,提高樓宇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創造安全、綠色、智能、健康、舒適的運營空間,以適應新經濟的發展需求。
營商環境建設對於吸引企業入駐同樣重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鼓勵和支持樓宇經濟發展的具體政策,構建靈活高效的樓宇招商及管理服務機制,營造親商、安商、便商的制度環境,實現服務上樓、政策進樓,讓企業滿樓。
改造更新後的樓宇載體,更需在產業上“精挑細選”。結合本地自然條件、文化資源、產業特色、發展戰略等,走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特色發展之路,“一樓一策”、“一企一策”地鼓勵創建特色產業樓宇。在運行上,引入項目准入評審機制,對社會化載體明確主導產業方向,培育一批金融樓、外貿樓、商務樓、科研樓、中介服務樓、現代物流樓等,打造核心競爭優勢,避免同質化競爭。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蔣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