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8月17日,范麗青、郭偉峰探訪新竹科學園區(圖片來源:台海雜誌微信公眾號) |
尤其在兩岸官方往來基本斷絕,兩岸民意敵對性日益增強的當下,媒體人更應該站出來,通過新聞報道推動兩岸交流,我們那一代的兩岸媒體人,對大陸和台灣都飽含深厚的感情,都堅定地認為一個正派的媒體人需要有人文情懷,也願意為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發聲。
聆聽民心與民意
在兩岸新聞交流30年間,新聞的傳播形式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尤其當下社交媒體大量出現,對新時期的兩岸新聞雙向交流提出了新要求,帶來了新挑戰。我認為,媒體人應該找到新的論述方法,搭建新的思想溝通平台,聆聽及傳播兩岸的民心、民意。這一觀點也是在台灣採訪時逐漸形成的,當時我和范麗青不只停留在官方的來往與採訪,我們基本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前往很多地方,也去參拜了媽祖、到客家人生活的地方去看、去聽,想要盡可能了解台灣的民情民意。
那些天我感受到台灣民眾的熱情、善意,敬佩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傳承,領略了台灣當時生活水平之富裕,同時也看到了台灣社會對大陸的不了解,深感作為媒體人有必要做些什麼來增進兩岸的雙向理解。
尤其當時互聯網尚未發展的時期,兩岸傳統媒體就是民眾的眼睛,沒有那些深度、客觀的報道,很多事情民眾毫不知情,交流和理解更無從談起。
之後我多次前往台灣採訪,從2010年起,中評社進行了為期三年多的“台灣走親——大型系列採訪活動”,我們一個縣一個縣地實地走訪,不僅和台灣最基層的民眾交流,他們當中既有農夫、茶農,也有教師和旅遊觀光業者,還拜會了當地的各黨派人士,用善意的眼光看待台灣的鄉村、社會形態,操刀了很多深度報道。
從前墾丁還只是台灣最南部的一個地方,我們在中評網上專門開辟“墾丁網”,向內地及港澳民眾推薦墾丁旅遊觀光,並多次組織內地和香港的媒體採訪、報道墾丁風光,推動了當地的旅遊發展。當我們深入台灣,發現幾乎每家每戶都和大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發現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並非如一些報刊以及社交媒體所傳揚的那麼消極和糟糕。
如今我從事兩岸新聞交流工作已有四十多年,一直在第一線從事新聞的統籌策劃,也算是高齡媒體人了。我感到最自豪的,便是走進台灣民間,扎根其中做深度報道,並且得到了台灣民眾的認同與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