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中國電影工業化水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中國電影對焦這一目標,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任重而道遠,尤其需要從國慶檔的創作生產中總結經驗。優化和提升中國電影的生產力,關鍵是將本土化的電影創意、創作者的工匠精神與電影工業、高科技有機匹配,實現無縫對接,確保電影創意得到深度加工和高質量呈現。
《長津湖》採用了聯合執導的形式,讓每一位導演都能施展各自擅長的形式和風格,獨具創意。陳凱歌導演負責把控故事整體基調,徐克導演完成大場面的調度,林超賢導演則專注於對動作戲的雕琢,3位導演雖然獨立執導,但在拍攝過程中,對動作、道具、場景等細節充分溝通,確保了影片風格的統一。該片製作時設立的特拍組,啟用了自動控制、無人機、機器人和機械臂等高科技手段,彌補了電影常規攝制方式的不足,為觀眾帶來全新視角和奇觀感受,顯示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水準以及發展潛力。
對本土化創意和中國故事的深耕,在《我和我的父輩》體現得淋漓盡致。繼《我和我的祖國》以新中國的發展歷程為軸、《我和我的家鄉》以區域為序後,《我和我的父輩》以代際為章,發揮中國電影擅長刻畫家庭倫理的優勢,通過“我和父輩”的故事演繹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譜系的傳承,表達了愛家與愛國的統一。
無論是對文本的精妙敘述,還是對技術的嫻熟使用,都可見此次國慶檔影片在逐步向內生性、優質型的發展模式,為邁向“電影強國”進一步夯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