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從近代工業算起,工業化在我國已有100多年歷史,隨著技術、設備、理念、消費需求等各種要素的不斷革新,工業文明的發展給我國各地留下了豐富遺產。從廣義角度看,工業遺產既包括工業遺址、工業文物,也包括工業創傷。當然,還有工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工業精神。
盤活工業遺產,首先要保護好、利用好各類遺址和文物。這類資源是工業遺產的亮點,也是目前已成體系、見到效果的工業文化保護領域。2018年以來,我國先後公布了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第五批申報認定工作也正在進行中。這一國字號“身份證”有利於對工業遺產的保護管理,也讓各地在探索工業遺產活化利用方面有了政策動力。
盤活工業遺產,必須重視工業發展過程中遺留的“負資產”。近年來,不少工礦城市已經意識到工業創傷修復的緊迫性,投入大量財力、物力進行生態修復。唐山的實踐證明,對“負資產”進行及時、科學的修復,“工業瘡疤”也能成為新的城市資源和生態名片。
盤活工業遺產,也不能忽視工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中國(唐山)工業博物館外,分布著李鴻章、唐廷樞、周學熙、詹天佑、茅以升等八人的雕像,這八位為近代中國工業作出過突出貢獻的人物,曾開風氣之先,引領當時工業的發展與進步,現在仍激勵著人們傳承弘揚創新開放的工業精神。傳承中國工業精神,是以史為鑒,也是啟迪未來。
工業礦產資源終有枯竭的一天,但工業文化體系的“礦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論是文物遺存保護,還是工業創傷修復,或是工業精神傳承,對工業文化這座富礦的“開採”或許才剛剛開始。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發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