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根據黨中央對最新形勢的判斷和決策部署,用好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 |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察勢者智,馭勢者贏。立足新發展階段,如何用發展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客觀看“形”、準確識“變”、辯證察“勢”,從而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考驗著我們的戰略定力和戰略智慧。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持續減弱,持續穩定有力的宏觀政策推動中國經濟恢復取得明顯成效。我們要抓住穩增長壓力較小的窗口期,持續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線,為“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經濟運行接近常態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陳昌盛、楊光普文章表示,總的來看,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開局良好,供求兩端穩步增長,內外需加速回升,復甦面持續擴大,就業總體穩定,企業效益明顯改善,內生動能有所增強,可以說,經濟運行基本接近常態。
一是中國總需求保持持續回升勢頭。今年前4個月,中國內外需均呈現加速恢復態勢。消費延續穩定復甦態勢,1月至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9.6%,兩年平均增速為4.2%。其中,線上消費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3.1%,兩年平均增長15.6%。投資出現恢復性反彈,1月至4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9%,比2019年同期增長8.0%,兩年平均增長3.9%。外需加速恢復帶動貨物出口超預期增長,1月至4月中國貨物出口6.3萬億元,同比增長33.8%。總體看,外需保持快速增長以及內需缺口加速回補的態勢有望延續。
二是多重因素推動工業生產穩中有升。“就地過年”“穩崗留工”等政策帶動春節後項目開工和企業生產經營較往年提前,達產率快速恢復正常,不同行業有效工作日數量較正常年份均有所增加。工程機械大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後開工比去年提前了20天左右,一季度總工時較去年增長40%左右。同時生產提前也推動了工業增長加速。1月至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3%,兩年平均增長7.0%,為近年來同期較高水平。從4月份數據看,41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612種工業產品中有445種產品保持同比增長。
三是用工需求回升帶動就業總量壓力緩解。今年前4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437萬人。從失業率指標看,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已連續兩個月下降,比3月份和2月份分別低0.2和0.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0.9個百分點。從招聘大數據看,崗位增速高於求職人數增速,今年以來求人倍率指數持續高於過去兩年同期,說明就業難度相對下降。4月底全國萬家企業生產經營問卷調查顯示,企業用工需求前瞻指數為67.8,連續8個月處於擴張區間,較去年底提高5.1個點。中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總量壓力有所緩解。
四是效益改善帶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隨著總需求的快速恢復,去年二季度以來持續存在的“需求恢復慢於供給”的矛盾得到明顯緩解,企業效益持續改善,投資意願明顯上升,供需良性互動帶動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斷增強。1月至4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943.5億元,同比增長1.06倍,比2019年1月至4月增長49.6%,兩年平均增長22.3%。受企業效益改善和消費需求回升帶動,1月至4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25.5%。4月底全國萬家企業生產經營問卷調查顯示,66.3%的企業對全年發展前景表示不同程度樂觀,42.7%的企業有擴大投資的計畫,分別比去年底高出5.5和2.3個百分點。
總體看,隨著需求端的快速恢復,經濟運行中的總量矛盾明顯緩解。從進一步走勢看,積極因素仍在不斷積累,疫苗加速接種,消費持續恢復,企業投資意願增強,尤其是出口增長帶動製造業投資回升,數字化帶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十四五”重大項目陸續開工,經濟有望保持向好態勢。
也要看到,國際經濟在復甦進程中出現新的變數,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同時,中國經濟恢復仍不均衡、基礎尚不穩固,長期存在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凸顯,經濟運行中又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隨著需求端的快速恢復,“供大於求”的矛盾明顯緩解,但局部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問題,尤其是部分原材料供求偏緊問題更加突出。再如,受多重因素影響,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快速上漲,不僅導致物價上漲預期明顯增加,也導致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盈利明顯分化,甚至影響了中下游企業的生產經營、訂單交付和投資計畫。隨著宏觀政策逐步正常化,金融條件已發生明顯變化,防範化解財政金融風險的壓力有所增加。此外,境外疫情輸入與防控壓力依然較大,中小企業仍面臨招工難、融資難、中標難、回款難等多重困難。這些問題都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