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三瑞農科向日葵技術研究院看到,科研人員正在實驗室開展種子基因研究,技術人員正在現代智能溫室開展抗病害觀察,試驗結果依次記錄在科研數據平台中。為加快品種選育,他們一年四季進行不間斷的品種試驗。“好的品種要兼顧適應性、豐產性、商品性,只有經過大面積種植才能優中選優。”該研究院副院長馮九煥說。
中國葵花產業聯盟理事長張永平說,國產品種產量高、抗性好、籽粒大,口感香甜酥脆,更適應國內市場需求,不僅倒逼國外雜交品種退市,還幫助種植戶節省了生產成本、提高了收入。“僅在巴彥淖爾市周邊地區,農民種植食葵種子的費用就比前些年節省6億多元。”他說。
目前,我國食葵種植面積穩定在800萬畝左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食葵品種市場占有率達95%以上,國外食葵雜交品種已退出壟斷地位。
復興鎮聯豐村村民王虎說:“政府一直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我過去不太明白什麼是芯片。在種子企業的引導下,去年我全部改種了三瑞9號、11號等國產新品種,收入增加50%以上,我現在已經認識到這個‘芯片’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