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網評:方寸之間,大愛香江
來源:大公報 作者:趙 陽
自郵票問世以來,其方寸之間的小小天地,始終承載著郵政通信、飛鴻傳音之外的宏大主題。一枚郵票,是文化,彰顯人文底蘊;一套郵票,是銘記,印刻時代光輝。而對於香港來說,自它通郵開始,郵票上凝結的,便是這座城市在不同時代的滄桑巨變中發展前行的足跡,以及在時代洪流滾滾向前的進程里積澱的城市精神。《郵歷香江》(香港商務印書館,二○一一年)這本書,引領我們從郵票的方寸之間領略香港發展史,以及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所彰顯的中國力量。
雖然自1841年香港開埠起,香港已有郵遞服務,但當時仍需使用英國郵票。而首套香港通用郵票於1862年12月8日發行,共有7種不同的面值。郵票設計主要沿用英國首套郵票黑便士的邊框設計,以當時英國君主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為圖案。而郵票的上方和右方,則分別寫上英文“HONG KONG”及中文“香港”,下方和左方則分別是英文和中文的面值。至1903年,香港的郵政部門共發行16套共60種面值的通用郵票,但構圖完全一樣,只是顔色的不同。
變化起始於1946年。《郵歷香江》中這樣介紹:當香港結束了為期三年的日佔時期,香港在郵票設計中加入了特殊元素。在當時的政治大環境之下,一個名為鍾惠霖的香港人設計的紀念郵票中,將中華文化中的傳統民族圖案首次應用在郵票上,“鳳鳥復興”寄讬了那一代香港人的民族大義。
而《郵歷香江》不僅僅介紹了這個史詩,更巧妙穿插了歷史小故事,比如鍾惠霖是在被日軍抓到集中營後,萌生了設計靈感,完成了郵票設計。讀至此,我不禁思索: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不論在怎樣殘酷的環境之中,都是不會磨滅的,大到揭竿而起、炮火連天,小到郵票設計的方寸之間,都會留下印記。
如果說香港的郵票圖案一路走來,較為完整地記錄了香港回歸祖國之路的進程中,民心所向、民意所向、民族意識和家國意識的蓬勃高漲,一點也不為過。《郵歷香江》十分清晰地表達了這一主題,並展現了珍貴又精美的史料:
1967年,香港郵政署首度發行有中華特色的特別郵票,以生肖為主題,其後也發行不少顯出本土特色的特別郵票。到了1980年代,踏入香港回歸前的過渡期,特別郵票的發行量明顯增加。由1985年5月至1996年底,郵政署共發行44套特別郵票。1997年1月26日,香港郵政署發行沒有英國君主頭像的通用郵票,使用維多利亞港沿岸為圖案,以取代當時通用的具港英色彩的郵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後,郵政署宣布舊有的“英女王頭”郵票停用。一個舊時代轟然落幕,一個新時代必然開啟。
此外,《郵歷香江》對於民間文化在郵票設計中的體現予以了較為周詳的說明。比如“香港節”。1969年,香港節首次舉辦,政府大力推銷香港製造的工業產品。為此發行的郵票及首日封,用當時香港的“沙灘波”標徽外,還有市花洋紫荊;而在此後的幾屆香港節中,圖案里更是手繪了舞龍等,並用節徽砌成“香港節”中文字,凸顯本地華人社會的色彩。我十分感慨:這應該就是民心的力量在一個小小窗口的展現,卻注定要世代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