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中郵理財外,在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中,交銀理財淨利潤為6.65億元,較2019年度的8911.54萬元大幅增長了647%。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交銀理財總資產為88.74億元,淨資產87.42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加6.97億元和6.53億元。此外,中銀理財、工銀理財和建信理財去年的淨利潤均不到5億元,分別為4.55億元、4.08億元和3.35億元,均較去年有不同程度增長。在股份行的理財子公司中,信銀理財和光大銀行的淨利潤均超過了5億元,分別為5.95億元和5.64億元。
產品仍以固收為主
在產品類型上,於康表示:“目前銀行理財業務處於轉型過渡期,理財子公司也屬於新晉經營主體,理財子公司產品仍以固收類為主,但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力度正逐步加強,多數理財子公司發行了‘固收+’產品,同時對混合類、權益類產品的研發力度也不斷加強,正在不斷補足投研短板,增強自身競爭力。”
回顧2020年,對銀行理財市場來說,影響力最大的事件之一莫過於“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2018年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對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實現淨值化轉型提出明確要求。2020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到2021年底,這無疑為銀行提供了更多調整的空間。
資管新規發布以來,銀行理財逐漸從保本保收益的預期收益型產品,轉向盈虧自負、不做剛性兌付的淨值型產品。經過2019年的經驗積累和系統完善後,2020年銀行理財淨值型產品的發行速度進一步加快。從上市銀行淨值型產品的占比情況看,絕大部分都在一半以上,介於50%至70%之間,最高為76.76%。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銀行理財轉型的不斷推進,傳統老產品已逐步退出市場,取而代之的是淨值型產品,銀行理財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回歸本源,做“真資管”。在資管新規與理財新規確定的監管格局下,銀行理財也積極調整發展理念與方向,完成從“剛兌”至“轉型”的蛻變。未來,銀行理財規模將告別無序擴張,淨值型產品將進一步增加,銀行的資產管理能力將持續增強,行業將由“大資管”走向“真資管”。
加快開發個性化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