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據人民網報道,近日,順豐巨虧的消息以及百世和極兔被罰等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致使快遞行業的低價競爭策略再次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自2016年以來,我國快遞業集中度快速提升,但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差異性不顯著。正因同質化競爭較為嚴重,以低價策略贏得市場份額成為比較常見的競爭手段,導致價格戰屢禁不絕,整個行業快遞收件單價也持續下降,由2016年的12.7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的11.3元。
不得不承認,當前,我國快遞行業普遍面臨三方面問題。
首先,快遞企業個性化、定制化服務不突出。儘管大型快遞企業提供的產品服務相對較好,但是大多數快遞企業以電商件為主要來源,服務於電商協議客戶,業務模式較為單一,難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導致消費者更加注重價格。
其次,快遞企業信息化、自動化程度不均衡,信息處理水平不高。品牌化、集團化的綜合性快遞企業信息化應用較為充分,在快遞預約取件、自動分揀及運轉配送各個環節能夠實現全程跟蹤定位,快遞運輸和配送更加快捷精准。但,中小快遞企業實力偏弱,信息化程度不高,導致服務效率較低,顧客體驗較差。在擁有信息系統的快遞企業中,大部分企業以提供基礎寄遞服務為主,在信息化處理方面,較少對電商快遞需求變化趨勢與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進行深度剖析,導致在節假日或“618”、“雙11”等電商大促活動中配送延誤或信息滯後等現象時有發生。
再次,快遞業從業人員流動性比較高,職業素質不高。快遞企業服務對象是人,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面的快遞員直接代表了企業形象和企業服務質量。但快遞員服務質量不高已日漸成為快遞企業發展的短板。快遞員整體學歷水平偏低,工作辛苦繁重,休息時間少。加之企業運營以加盟方式為主,一線快遞員缺乏晉升通道和發展空間,使其缺乏安全感和穩定感,造成從業人員流動性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