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利沉睡 院校評教授能否突出成果轉化
http://www.CRNTT.tw   2021-04-13 11:48:58
  中評社北京4月13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本報4月11日一版頭條刊發《源頭創新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一名工科教師翻越成果產業化“四座大山”的啟示》,報道了北京工業大學教師張躍明自主創新的實踐探索。由於張躍明一直在生產一線搞科技成果轉化,到了50歲還因論文沒有別人發得多而評不上教授,這件事在知識界,尤其在工科院校引發熱議。

  目前,很多工科高校教師的技術成果具有產業化價值,而市場恰恰又缺少高科技的好項目,很多企業也正在尋找技術迭代、轉型升級的機會;但另一方面,工科高校的成果轉化率卻偏低。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僅“雙一流”大學擁有的發明專利(高價值專利)就超過25萬件,其中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的發明專利都超過了2萬件。但即便是這些高價值的發明專利,進行技術成果轉化的比例也偏低。以清華大學為例,2020年專利轉讓數量為1795件,位居全國高校第一名,卻也不到9%。

  為此,北京工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聶祚仁,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等專家呼籲:“工科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新時代需要不斷解放思想,要改變‘論文導向’‘帽子導向’‘項目導向’等片面的人才評價體系,要敢於探索科技成果轉化導向制度,鼓勵更多有本事的教師有意願、有激情去國家需要的任何創新領域開疆辟土,鼓勵科研人員把實驗室的成果應用到國家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解決我國產業升級的問題。”

  工科院校高價值專利在“沉睡”,產業化需高校教師深度參與

  “不少高校老師的科研成果在國際期刊上發完論文就基本上束之高閣了,這十分浪費國家的科研資源。”清華大學河北中試基地負責人曹建國說,工科院校教師的成果,最有價值的應該是產業化應用,但目前高校的發明專利進行技術成果轉化的比例偏低。

  “清華大學2020年專利轉讓的科技成果,大多數都是一次性的技術轉讓,高校教師缺乏熱情,所以產業化成功的比例不高。”曹建國介紹,“科技成果轉化需要高校教師的參與,他們是技術發明人,最熟悉和了解技術,沒有他們的深度參與,項目中試都很難成功,更別說產業化了。清華大學走到中試階段的技術,最終產業化的成功率也不足5%。”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