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據新京報報道,由張子楓、金遙源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將於4月2日全國上映,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失去父母的姐姐在面對追求個人獨立生活還是撫養弟弟的問題上展開的一段親情故事,定檔消息公布後,引發許多關於原生家庭和二胎關係的話題討論。新京報記者採訪了導演殷若昕和編劇游曉穎,被問到片中姐姐最後的選擇時,她們表示:“電影是開放式結局,作為創作者,我們更想讓大家看到姐姐經歷和遭遇的這一切,至於最後的選擇是什麼,其實每個人的經歷和價值觀會決定對結局的傾向。”
姐姐背弟弟回家。
專訪 喜歡探索家庭困境撞擊的魅力
本片編劇游曉穎曾憑借《相愛相親》獲得2018年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她和導演殷若昕都是學舞台劇出身,她們對家庭和女性這兩個主題有著天然的敏銳與自覺。在《我的姐姐》這部講述家庭羈絆與個人追求碰撞下女性成長的電影裡,蘊含了她們關於家庭與個人的思考——如何面對親情與自我的關係,以及人生選擇題背後更重要的是什麼。
新京報:你們為什麼會以姐弟親情這個題材進行創作?
游曉穎:我寫《我的姐姐》劇本是因為2015年看到獨生子女政策取消,允許生二胎。當時我自己身邊的朋友也發生著類似的故事,看到這樣的家庭裡有很多親情的撕扯和碰撞,我想探究這背後的原因。另外我本身是獨生女,二胎之間的相處也會引發我很多思考,所以想把這些剖開做一個陳述。還有一點是因為我個人比較喜歡家庭題材,學舞台劇的時候也是偏愛尤金·奧尼爾這種探討家庭和父母關係的,所以會特別想去寫家庭羈絆和個人追求之間碰撞的題材。
殷若昕:雖然我們是獨生子女,但多子家庭的故事就在我們周圍發生,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多,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是非常值得去探討的。另外我也是一名女性,出現了一個書寫我們現代女性的故事,我會有一種使命感想要去好好地拍出來。在我們面臨各種外部困境和自己內部困境的時候,當倫理的困境和自我取索的困境撞擊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這種碰撞產生的魅力和思索是我想通過這部影片去探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