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企業創新發展十大取向
http://www.CRNTT.tw   2021-03-25 08:39:03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在新時代,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在於基本理念轉換,即要從矛盾式思維轉向和諧式思維, 從零和博弈轉向非零和博弈,從單維度獨立求解轉向多維度綜合求解, 從專注獨特性核心能力轉向打造系統性競爭優勢,形成雙贏、多贏、共贏、全贏的格局。這主要體現在以下10個方面:

  從“以物換錢”轉向“以心換心”

  當前許多經營者將治理誤認為管理,將治理濫用、泛用、錯用,殊不知治理是頂層設計,管理則不然。良性的治理會帶來良性的管理,因此,經營者需要從根本上做好頂層設計。過去做企業推行的是“以物換錢”模式,企業出售物品換取貨幣;而現在追求的則是企業和顧客之間的“以心換心”。產品是人品的物化,把人品物化出來就是產品,而人品就是企業的初心和良心。企業要想製造出好的產品,必須首先打造出好的人品。擁有好的人品,才能打造出好的產品,企業方能稱作“德技雙馨”。如有的企業早就提出,做企業的實質不是“賣”而是“買”,通過賣出產品,買回顧客對企業的忠心,此即“以心換心”。因此,做企業不僅僅是簡單的生產、銷售產品,還要從終極層面理解企業與顧客的關係,進而把包括“初心和良心”在內的工匠精神“專注、標準、精准、創新、完美、人本”融入企業全過程中,做到“研發零距離,製造零缺陷,銷售零庫存,物流零時間,服務零抱怨”。只有這樣,才能將其產品做到極致,讓消費者為之動心,產生“心靈震撼”,即心與心的互動。

  從“追求所有權”轉向“追求使用權”

  共享經濟、共享思維對新常態下企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啟示,學術界和企業界都對“共享”的理念作了諸多解釋和探討。基於這一理念,新近萌發了共享資產、共享部門、共享員工等概念。共享資產是指通過資產的共享,可以使企業由重資產經營轉向輕資產經營。共享部門是指企業通過“共享”或者“眾包”業務部門甚至職能部門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以職能部門為例,企業的利潤不僅來自業務部門,而且更加來自職能部門,如財務會計部、投資融資部、人力資源部、教育培訓部等都可以為企業創造收益。職能部門核心能力強大的企業可以通過為全社會共享來獲取利潤,而職能部門不完善甚至缺失的企業則可以通過社會眾包來降低成本。共享員工是指針對不同重要程度的業務設置結構合理的用工制度,為企業核心業務保留全時員工,而外包業務、彈性業務、自助業務等非核心業務可以共享員工,包括發展零工經濟模式,旨在通過人力資源有效配置,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從“價值獨創”轉向“價值眾創”

  過去,企業價值創造的主體是單一化的,研發、製造、營銷、服務都是通過企業內部員工來加以完成的。而今我們注意到了多元化的價值創造主體,不僅是企業員工,用戶、客戶也參與到了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即把用戶、客戶當作“准員工”。從成本上考慮,用戶、客戶可以是低報酬員工、零報酬員工甚至負報酬員工,他們購買企業產品為企業創造收益,還提出了自身的需求為企業指明了發展方向。除此以外,多元化的價值創造主體還包括社會創客、在線員工,零工經濟也為價值創造多元化提供了重要支撐。這樣一來,企業從過去的內部員工價值獨創轉向用戶企業價值共創甚至企業社會價值眾創,即:思想眾智、資金眾籌、業務眾包、企業眾創,這為企業治理提供了全新思路。

  從“硬資源”轉向“軟資源”

  以往企業經營偏重硬資源,包括土地、設備、廠房、礦產等,而現在軟資源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知識、技術、管理、數據、企業家精神等越來越受到經營者的重視,也不止一次地證明了其對於企業經營的重要性。軟資源和硬資源的不同特點則是這種變化的關鍵。比較而言,硬資源的使用是排他性的,用一次少一次,使用之後逐漸消耗進而產生損失,邊際成本遞增、邊際收益遞減;而軟資源的使用是共享性的,用一次多一次,在對知識、技術、數據等軟資源的利用過程中會不斷積累新的知識、技術、數據,軟資源不減反增,尤其是數據,複制性強、無限供給且能快速迭代。因此,相較於硬資源,軟資源幾乎是無限的,即軟資源可以創造軟資源。在過去偏重硬資源的經營模式中,免費與賺錢是對立的;而對於軟資源,免費的共享帶來的資源增值也可以創造利潤,免費與賺錢是統一的。

  從“非數字化”轉向“數字化”

  數字經濟(廣義)是今後的發展方向,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群”的湧現,倒逼整個社會實行數字化大轉型,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等元素全面融入企業創新發展的全過程,形成“機在幹,網在看,雲在算”。未來趨勢已經呈現:一是線上替代線下,字節取代實體(“去物質化”),機器替代人工,數據驅動決策,軟件取代職能,虛擬空間替代物理空間,企業內部去中間化,外部市場去中介化等;二是數字經濟(狹義)、智能經濟、尾部經濟、體驗經濟、共享經濟、零工經濟、全時經濟、空間經濟、平台經濟、生態經濟等新形態日益成長,這些都在倒逼中國企業加快領會數字經濟時代創新發展的全新理念。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