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用好實驗室 助力企業奔向“星辰大海”
http://www.CRNTT.tw   2021-03-13 22:35:36
 
  投入不足是多數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共性問題。

  “中鐵隧道局集團對實驗室運行高度重視,除每年投入固定資產的折舊費近700萬元外,近5年來僅投入科研經費就達5100萬元。”但洪開榮算了一筆賬:每年光實驗室50多人的工資性支出就要上千萬元,為此大家要投入大量精力申報國家級、省部級項目與課題。近5年來,實驗室獲得國家級項目經費約2170萬元。雖然這一數字已是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翹楚”,實驗室還是必須走向社會,爭取一些橫向經費。

  洪開榮建議,國家出台針對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經費支持政策,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稅收優惠,支持實驗室重視應用基礎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同時將國有企業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技投入經費納入考核指標。

  試點推廣“貝爾實驗室”群創新模式

  過去一年,劉若鵬對深圳5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調研,獲得了這樣一組數據:通過核心底層專利布局,累計獲得國內外授權專利達到2000餘件,占據各領域領先地位;發表論文276篇,在包括《自然》在內的國際頂尖期刊發表論文9篇;制定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近2000項,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我們這個領域一直有這麼一句話,你的科學研究走得越深入,技術突破後帶來的影響力和產業變革才能越大。要想大樹長得高,必須得根扎得實。”劉若鵬說,一棵創新的參天大樹,一定有一顆在地下生長出同樣深度根莖網絡的基礎研究的種子,所以底層科學研究對整個科技創新企業的重大突破至關重要,也是決定性的。“這些基礎研究和產品技術不一樣,需要人才、科研設施投入、長時間的積累。”

  劉若鵬建議,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改革人才評價體系,增強國家在前沿技術領域的人才梯隊力量。

  但他表示,目前工程學位授予權主要在學校,而學校的特長並不在於工程化研究,建議依托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先行先試授予其工程碩士、博士培養權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