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4 香港訪港總遊客與食肆總收益同比變化對比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
|
圖5 香港旅遊業相關行業失業率和綜合失業率變化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
如圖4所示,經過對比發現,香港旅遊業遭受衝擊幅度晚於餐飲業,但受衝擊幅度遠遠大於餐飲業,特別是疫情爆發後香港旅遊業營收已經幾近歸零。旅遊業作為香港四大支柱產業之一,GDP直接貢獻比率雖然僅為0.4%,但其涉及的相關餐飲業、服務業以及零售業等等就業人數佔總體比例高達13.8%,高峰時期甚至接近20%。作為維繫如此龐大人口日常生計的支柱產業,一旦出現危機,就會造成大量人口失業或收入腰斬。如圖5所示,新冠疫情爆發後,旅遊業相關行業失業率與總體失業率的差距便愈發拉開,而與之伴隨的社交媒體反應旅遊業榮枯狀況的蕭條指數也同時不斷攀升。許多人都指出旅遊業高度依賴外部環境,而全球疫情蔓延無盡期,本身亦不是靠特區政府能夠應對或者改善的問題。而在兩地通行受限期間,內地亦在海南大力發展了免稅購物,未來更可能長期衝擊香港旅遊業的相對優勢。因此從長遠來看,政府亦應當考慮產業結構調整,減少對於旅遊業的過度依賴。
香港疫情持續已超一年,經濟活動儼然進入冰封期,尤其旅遊業已經深陷沼澤難以自救。在危急時刻,港府應堅持採取高強度防疫措施不鬆勁,儘快控制疫情、實現在“健康碼”基礎上的兩地通關,並全力推動經濟復甦,業界自身也需積極拓寬渠道、嘗試轉型,開拓多種多層次需求,在後疫情時代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記者:何誠 分析師:舒曉葉 工程師:連港東 研究員:馮璀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