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無依之地》:追尋丟失的內心生活
http://www.CRNTT.tw   2021-01-27 15:43:24
 
  由此我想到,《無依之地》之所以能在世界範圍內,獲得近三十個電影獎項上百個單項獎的提名,不是沒有緣由的。因為它拍攝的,並不是一個“美國夢”破碎的故事,事實上它與“美國夢”關係不大,它只是專注講述了現代文明發展到一個新階段之後,人們普遍的一種困惑,以及一些人在這困惑面前主動或被動的一種選擇。弗恩內心並不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行為動機,也不會給自己的漂泊之旅賦予什麼特別的意義,她以及他們,只是做了一件最簡單的事情——遵從內心。

  《約翰·克里斯朵夫》的作者羅曼·羅蘭認為,人的生活分為兩種,一種是日常生活,一種是內心生活,相較而言,內心生活更為重要,因為內心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對於現代人來說,日常生活已經被異化了,生活表面的瑣碎之美與儀式之美,被不斷加速的時間和超高的勞動強度所擠壓,享受日常生活,更多地變成了對填不滿的欲望的滿足。正是因為日常生活的“爆炸”,才導致了人內心生活的空間,被壓縮到極小的地步。人無法從內心體會自己,本該開闊的內心變成狹窄的小道,這是導致諸多悲劇的主要源頭。

  所以《無依之地》的價值,不在於它刻畫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物,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而在於它間接地表達出這個世界無數人正在經受的煎熬。回到自我,回到大自然,固然是解放內心的一種方式與渠道,但畢竟付出的代價有些大,不適合大多數人。有沒有第三種可能?在人們被時代與潮流推動著向前走的同時,可以多一些內心生活的時間與空間?

  趙婷或弗恩可以指出問題所在,但他們只是敘述者與電影角色,他們只是啟發者而不是指導者。向前的道路,有許多種可供選擇,已經有人在走的路,我們可以走,但那些尚且人跡稀少卻充滿意趣的新道路,也等著我們自己去發現與開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