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5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自2019年3月份,科創板受理IPO註冊申請以來,至今已經近22個月。據上交所官網數據,截至1月14日記者發稿,上交所累計受理了524家公司的535次科創板IPO註冊申請(11家公司在終止或終止註冊後,二次提交申請)。《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達217家,合計IPO募資3068.45億元。
另外,據記者梳理,近日,上交所的審核效率明顯提升。市場人士認為,經過近兩年的探索,科創板問詢更加精准,審核更加公開透明可預期,發行人信披更加完善,因此審核效率明顯提升。
超八成企業
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
從上市標準來看,上述524家公司中,選擇科創板第一套上市標準的有441家,占比84.16%,另外,選擇第五套上市標準(即未盈利上市標準)的有17家,占比3.24%。
“科創板第一套上市標準是淨利潤上市標準,維度相對比較簡單。實際上盈利的企業也都是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可能不僅僅只符合第一套上市標準,而是用第一套標準證明自己符合上市條件最穩妥。即用過往數據證明自己符合上市條件,比用市值證明企業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更為容易。”華泰聯合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張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上市標準是以市值為核心的,從第一套上市標準到第五套上市標準,從盈利到未盈利企業,對市值的要求逐步增加。未盈利企業附加標準也更多,如營收、研發投入和現金流量淨額等。
“市值加淨利潤上市標準與其他板塊標準相似,另外也較容易判斷企業是否符合該標準,所以,初期科創板申報企業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比較容易理解。”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實各個上市標準分別適合不同行業和類型的企業,如市值加營收加研發收入的上市標準,其中對研發收入占比要求較高,很多科技型企業目前達不到這樣的研發投入比。同樣,現金流淨額標準也比較高,一般企業難達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