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親美、哈日、厭中——台灣社會一種“泛在化”心理傾向
http://www.CRNTT.tw   2021-01-24 00:16:23
 
  五六十年代的台灣與大陸是隔絕對峙的“仇敵”,時時處於“戰爭”的狀態;而台日之間則保持著正常的“外交關係”,美台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維持密切的交往與聯繫。1972年,在尼克松訪華的影響下中日迅速實現邦交正常化,斷交後的台日關係也維持了一個較高的層級,台日民間交往幾乎未受影響。由於地緣以及生產文化的接近,數十年來,台灣的機具、技術、生活消費品等,均大量依靠日本。對日本的進口依賴,數十年的經濟往來延續了日據時期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也加重了對日本文化的親緣連結與好感。台灣光復後,雖然台灣亦曾管制過日本的電視劇、電影的流入,但日本的書籍、漫畫、卡通、電玩,甚至“棒球運動”,卻依舊源源不斷地進入台灣,後來,日本電影、電視劇、戲劇等也得到全面開放。於是,看日漫追日劇蔚然成風,日本的文化產品,潛移默化地形塑了台灣青少年的三觀,也從小就培養起台灣人對日本的好感甚至癡迷。

  這種哈日的文化風靡台灣,使得日本的文化元素在台灣有廣泛的滲透,比如散落在全台各地的日式建築,日本式的茶座,日本餐館,街頭巷尾的日式小吃,日式習慣用語,年輕人喜歡日本漫畫、日劇、日本流行音樂、日本明星,喜歡日本流行服飾、生活用品,講日本流行俚語,以自己的言談舉止更像日本人為榮。〔20〕“哈日”已經成為風靡台灣的“集體無意識”,嚴重者會出現典型的心理變態,表現為一種心理症狀,這就是“哈日症”:

  所謂哈日症就是:吃一定要吃日本料理,看一定要看日劇、日本電影、日文書,聽一定要聽日本語和日文歌,用的東西一定要日本製的,說一定要說日本話或是和日本有關的事物,逛一定要逛日商投資的百貨公司,無時無刻都要讓自己沉浸在一個完全日本化的世界裡,否則會非常難受!

  如果你吸台灣的空氣、喝台灣的水會水土不服,對日本的一切都保有高度的注意力,而且又非常關心日本的種種。同時,你是以一個日本人的身份在台灣自居著,那,不要懷疑,你已經得了哈日症!〔21〕

  “哈日症”還有一個很典型的症狀,就是寫一本《我得了哈日症》還不忘在“後記”的末尾狂熱地呼喊兩遍“‘哈日萬歲!’‘萬歲!’”〔22〕

  哈日心理影響所及,不僅政治人物親日媚日,以媒體為代表的社會文化也熱衷於對日本文化的抄襲。哈日現象經常在報章雜誌引起熱烈討論,標榜日本,成為時下男女追逐的焦點,不論在衣著、手機、明星等方面,甚至現在更延燒到電影,甚至日式鬼片等都成為台灣電影界的新寵。一些影視文化作品,也經常以一種懷舊的心情描摹日據時代田園牧歌式的所謂“榮景”,甚至追憶昔日台日間所謂的“美好情誼”;一些學校辦校慶,都儘量要拿出日據時期的資料做文物展示,以此來證明日本為台灣做了不少貢獻。

  有的人對台灣人這種美化日本殖民、哈日甚至媚日的現象感到大惑不解,習慣性地指責其“數典忘祖”“認賊作父”,卻完全不情願去探究背後的原因。近年來網絡中流傳一個說法,認為光復以後留在台灣的日本人有 200萬之多,以此來解釋台灣哈日媚日背後的原因,一般認為是誇大其詞的說法。其實早在1990年代中期台灣曾經出版過一本著作,對台灣的人口變遷情況做過深入的研究,該研究認為,日據時期日本人來台數量和所占比率隨著時間持續增長,到日據時期末期,日本移民約占全台人口的 6%,也就是大約不到40萬人。〔23〕這一數字與流傳的 200萬的數字顯然相差甚遠。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日據時期日本移民的人口數量與比例較小,但所造成的影響卻相當深遠且複雜。

  我們看到,台獨精英一直試圖普及一種觀點,認為日本殖民統治有功於台灣,日本人促進台灣現代教育,推進了台灣的現代化,開創了台灣工業時代。日本殖民統治被合理化,甚至美化,“頌殖、戀殖”現象日益普遍,〔24〕在很大程度上擾亂了台灣青少年的民族、國家意識。與此同時,他們還在普及另一種觀點,就是認為一旦台灣的統治者心中是以整個大中國為母國時,就會開始掠奪台灣以供應中國的發展,必要的時候,更可以把台灣賣給任何人。美化日本與詆毀中國是一體的兩面,背後反映的都是這種心理扭曲和情感錯置。

  綜上所述,親美、哈日、厭中反映了台灣民眾對中美日的好感程度,它泛在於民間,影響不可小覷,它是一種邏輯起點,不自覺地驅使台灣人時常進行與中國大陸、美國、日本的關係再梳理,明確誰是朋友、誰是敵人,並再次劃定與它們之間的距離和邊界,從而影響地緣政治生態的重塑,不僅如此,它也會通過一系列模仿和學習,影響台灣人自己的價值取向和重塑台灣的社會文化,甚至因此強化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毫無疑問,這種心理傾向本身就自帶勢能,必然在兩岸人民的交流交往過程中發揮惡劣作用。

  注釋:

  〔1〕鄭鴻生:《台灣 的 認 同 問 題 與 世 代 差 異》,知 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09600/answer/23097871。

  〔2〕在大陸公佈31項惠台措施,以及美國通過“台灣旅行法”後,2018年3月TVBS民意調查中心開展的一項“民眾對中美日韓印象民調”顯示,在政府印象方面,台灣民眾對日本政府印象最好達62%,相較於2012年的調查結果,從37%猛增兩成多;對美國政府印象好的有39%,同時有36%印象不好;對於韓國政府印象好的有29%,不好的有 45%;而對大陸政府印象好的僅有22%,略增兩個百分點,印象不好的有57%。對日本人民印象好的高達77%,增加一成以上;對美國人民印象好的有 59%,對韓國人民印象好的有41%,而對大陸人民印象好的僅為 26%,但比2012年的調查結果增加一成多。對四地商品的印象,88%的台灣民眾對“日本製”印象好;對美國商品印象好的有 63%,有47%的台灣民眾對韓國商品印象好,而對大陸製商品印象好的僅有12%,但比2012年的調查增加6個百分點。對大陸製商品印象不好的有 74%,比2012年的調查結果降低一成以上。對“移民目的地”的調查結果顯示,47%的民眾最想移民日本,最想移民美國的18%,最想移民大陸的有 10%,最想移民韓國的有2%。最不想移民的地方,42%民眾最不想移民大陸,29%最不想移民韓國,12%最不想移民美國,最不想移民日本的最低僅為 4%。從這一民調中,“親美哈日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3〕2020年5月,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佈最新民調結果發現,總體上台灣有68%的人對美國有好感,有35%的人對中國大陸有好感;85%的台灣人支持與美國加強經濟聯繫,52%支持與大陸加強經濟聯繫;79%的台灣人支持加強與美國的政治關係,36%支持加強與大陸的政治關係。對美國有好感、主張政治上靠近美國的受訪者基本上是對大陸有好感並主張加強與大陸政治關係的受訪者的兩倍。可以看出“親美遠陸”的趨勢。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總結報告指出,這個結果部分與台灣人的政治立場和身份認同有關。那些傾向於民進黨的人,認為自己衹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人,對加強與美國關係而不與北京加強關係的比例要大得多。對美對陸態度的黨派立場差異明顯。傾向民進黨的人82%對美國有好感,衹有14%對中國大陸有好感;傾向於民進黨的人,衹有24%支持與大陸建立更密切的經濟關係,支持建立更密切政治關係的更衹有12%。傾向於國民黨的人,57%對美國有好感,66%對中國大陸有好感;傾向國民黨的人83%支持與大陸建立更密切經濟關係,支持建立更密切政治關係的國民黨人也占70%。認為自己衹是台灣人的受訪者,75%對美國有好感,衹有23%對中國大陸有好感;他們支持與大陸建立更密切經濟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比例分別為37%和22%。而認為自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受訪者,56%對美國有好感,57%對中國大陸有好感;他們支持與大陸建立更密切經濟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比例分別達到81%和62%。分年齡看,台灣年輕人“親美遠陸”的傾向更明顯。即便在兩黨分歧相對較小的經濟關係方面,18歲到29歲的台灣年輕人,89%支持與美國建立更密切經濟關係,衹有39%支持與大陸建立更密切經濟關係。而50歲以上的台灣人,支持與美國建立更密切經濟關係的占79%,但支持與大陸建立更密切經濟關係的也占55%。對於美國的好感度,以及主張與美國建立更密切經濟和政治關係的支持度,基本上不分年齡和黨派,在台灣獲得普遍的支持。根據這份民調,傾向民進黨的人更親美。比如對美國有好感的民進黨人占82%,但國民黨人為57%。主張與美國建立更密切政治和經濟關係的民進黨人都占9成以上,而國民黨人持這種主張的占7成以上。該調查還顯示台灣人對美國的正面觀感與日本相當。參見《美國最新民調顯示台灣人“親美遠陸”趨勢》,中評網2020年5月21日,http://www.crntt.com/doc/254_14730_105764869_1_0513085247.html。

  〔4〕鄒振東:《台灣輿論發展變化的歷史拐點及趨勢》,《台灣研究》2006年第3期。

  〔5〕南方朔:《捉狂下的興歎》,三民書局,1991,代序第6頁。

  〔6〕虞義輝語,轉引自陳孔立《兩岸隔絕的歷史記憶與台灣民眾的複雜心態》,《台灣研究集刊》2004年第1期。

  〔7〕2009年台灣《遠見》民調中心與大陸零點研究諮詢集團於2009年5月同時進行的“2009兩岸民眾價值觀關鍵調查”《民眾互望:“一家人”還是“生意夥伴”?》,在這項大型民調中,對“兩岸最後會變成什麼樣的關係”這一問題,兩岸民眾的答案呈現極大差異。53.6%的台灣人認為大陸人是“生意夥伴”,占最高比例;39.1%的大陸人認為台灣人是“家人”,13.2%的大陸人是他們的“親戚”,是十分親密的親友關係。《遠見》的分析認為,這顯示超過100萬台商在大陸做生意比較務實。台灣民眾也顯得很有“共識”,他們並不希望和對岸關係太過“親密”,過半數民眾認為,兩岸關係最好的狀態是維持經濟方面緊密互動,再親密的話也衹能做到朋友一級,至於當作“家人”、“親戚”的比率都低於10%。對認為兩岸人民是“生意夥伴”的台灣人進行年齡層分析,發現持此觀點的50歲以下台灣民眾超過一半,18-29歲的台灣人選擇此項的比例高達77.23%。這說明越年輕的台灣人對兩岸關係越務實,當然也越缺乏親情。

  〔8〕《我愛台灣003:台灣人為何哈日不哈陸呢?》,轉引自“羿裸世界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998bb40100z9ct.html。

  〔9〕龍應台:《文明的力量》,龍應台北京大學演講。

  〔10〕到尾:《台灣人為什麼哈日不哈陸》,http://www.yaoq.net/thread-1058123-1-358.html。

  〔11〕龍應台講到自己曾經的“海棠葉大中國夢”如何過渡到“台灣夢”:“1952年生在台灣的我,還有我前後幾代人,還真的是在‘中國夢’裡長大的”,然而當1970年代台灣歷史性地失去“中國”代表權之後,“台灣人就一塊兒從大夢慢慢轉到小夢(台灣夢)的路上來了”。龍應台曾經以一個簡單的事例說明過這一問題。她舉例某國際學術會議,因為主辦國家不承認台灣的存在,因此在會議的正式安排中台灣來的作家根本沒有一席之地。她坦言,即便這個學者是一個對中國文化極有好感的台灣人,衹要碰到這樣的事情,他(她)往往容易對中國產生排斥心理。“當台灣人看到國際大場面時,我們衹能亮出‘中華台北梅花旗’,而不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時,不管我們多努力去得金牌,都沒有用時,我們那個心酸哦……”龍應台:《文明的力量》,龍應台北京大學演講。

  〔12〕這些事件包括諸如2006年世界青少年運動會“搶旗風波”、2009年高雄世運會旗幟事件、2010年東京電影節大陸代表團退賽事件、2013年歌手張懸揮旗事件、2016年周子瑜事件、第55屆金馬獎傅榆涉獨事件,以及頻繁發生的涉及體育競技賽事的對抗博弈事件等等。

  〔13〕南方朔:《捉狂下的興歎》,三民書局,1991,第9頁。

  〔14〕南方朔:《捉狂下的興歎》,三民書局,1991,第10頁。

  〔15〕吳霓:《中國人留學史話》第四節“台灣地區的留學教育概況”,中華勵志網,http://www.zhlzw.com/ls/wh036/30.html。

  〔16〕鄭鴻生曾經談及1960年代反共親美的文化氛圍:“歐美青年那時對既有體制的造反行動如反越戰、民權、嬉皮、搖滾樂及新潮電影等,大量傳入。總部設在香港的美國政府的宣傳機構今日世界出版社,除了發行《今日世界》月刊外,還出版了大量印刷精美、內容豐富的中文圖書,影響一整代知識青年。台灣的文藝青年在經過‘文藝復興’洗禮的同時,也如饑似渴地接受全球青年造反風潮的感染。加上台灣是美國圍堵社會主義國家的冷戰前哨,駐台美軍與來台休假的越戰美軍也帶來一番美式風光。除了美國新聞處圖書室成了學生朝聖之地外,全部英語廣播的美軍電台更是大家聆聽上國之音的重要頻道,而其中有不少是帶著叛逆因數的西洋流行音樂節目。因此歐美青年運動除了帶來政治方面如反越戰與民權運動的衝擊之外,還有著文化方面的深遠影響,經由音樂、書刊、影像的傳佈,美國青年的‘反文化’運動,從花童、嬉皮、搖滾樂到嗑藥等等思潮,也感染了那個年代的台灣知識圈。這是來自盟邦上國而能穿透管制的一些文化左翼因素。然而,與此同時美國式的‘現代化’在年輕人心目中也戴上了神聖光環,以美國為標杆的全球化思想基石‘現代化理論’,透過今日世界社的出版品,在台灣的知識圈大量傳佈。”參見鄭鴻生:《台灣的認同問題與世代差異》,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09600/answer/23097871。

  〔17〕南方朔著:《捉狂下的興歎》,三民書局,1991,第218-219頁。

  〔18〕南方朔著:《捉狂下的興歎》,三民書局,1991,第218-219頁。

  〔19〕阿盛:《秀才樓五更鼓》,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第40頁。

  〔20〕哈日文化的盛行,逐漸地催生出一個詞彙——“哈日族”,這一詞彙一出現,即用來指這類崇拜、複製日本流行文化的台灣青少年族群,這群人從生活、娛樂、思想上,大量地從日本文化中吸取養分。粗淺的“哈日族”是以外表來哈日,會在西門町這個哈日大本營大量購買日本最流行的服飾、配件、手機吊飾等等,讓自己看起來很“日本”,同時也參考日本的時尚雜誌,學日本人化妝。“哈日族”在日常口語中也會夾雜大量日文常見語彙。還有一類較為深刻的“哈日族”一般稱之為“知日派”,他們的日文能力大多很強,通常會從較嚴肅的領域來複製、內化日本文化與精神,他們會定期去日本旅遊(兩地互免簽證,更加促進了兩地人民旅遊的便利),喜歡“泡湯”(泡溫泉)、閱讀日本書籍報刊等,還會主動瞭解日本的政治、經濟議題。這種定期去日本旅遊的習慣,又反過來形成一種動力,促進兩地民間的情感聯繫,拉近彼此的距離。

  〔21〕哈日杏子:《我得了哈日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扉頁。

  〔22〕哈日杏子:《我得了哈日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第173頁。

  〔23〕參見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第96-97。

  〔24〕參見王建民:《台灣社會“頌殖戀殖”現象及其原因初探》,《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7月號,總第259期。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1年1月號,總第277期)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