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8日電/大華網路報今天專欄文章說,時序邁入秋冬之際,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果如專家所預期的,進入新一波感染的高峰。台灣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尚未破千人,且已有200多天沒有本土的確診案例,不僅在亞洲地區十分罕見,在全球也是少數中的少數,然而這代表政府在防疫方面做得非常好嗎?“衛福部長”陳時中是防疫英雄嗎?
當世界各國都不明白新冠肺炎疫情為何會持續如此之久?在沒有明顯治療方式及疫苗尚未研發完成之際,封鎖邊境、甚至封城成為唯一防堵新冠肺炎擴散的手段,無形中也造成人們生活之不便。然而當專家學者發現有在人群聚集處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衛生習慣,以及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是可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的傳播,人們也因此可低度恢復社交生活,並靜待疫苗研發完成。
換言之,讓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不到處趴趴走,以及儘速研發疫苖、施打後形成免疫抗體,成為避免感染對抗新冠肺炎並恢復正常社交生活的重要手段。台灣係屬海島,只要封鎖邊境並做好疫調,在防堵新冠肺炎擴散方面,其實並不困難,任何具備基本公衛學識之人來擔任“衛福部長”,都不會有太過離諎的表現,因為要防堵非常容易!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前有在大陸無明顯新冠肺炎持續擴散情況下,台灣不准具居留權卻尚未取得身分的“小明們”返台;後有政策宣布若未在搭機前三天取得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的“國人”將無法入境,即使事後修改為取得困難可以簽切結書代替,依然都有違憲的疑慮。大部分的專家學者都不能明白的是,為何要將檢測責任交給境外?台灣難道沒有足夠的檢測能量嗎?
以近期國外入境旅客即使取得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再檢測結果仍出現陽性為例,說明將檢測結果交由境外,不見得對防疫有利。然而衛福部始終未將民意反應當回事,既不針對新冠肺炎確診數高的國家採入境普篩,以防止確診案例成為擴散源,也不針對新冠肺炎確診數低的國家放鬆管制,讓商務、文化交流恢復正常,唯一的方法就是圍堵、圍堵、再圍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