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90後胡安靜(化名)就是新業態就業群體中的一員,她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是市場營銷專業,疫情期間跟著朋友嘗試通過網絡直播推銷產品,也算學以致用。但起初家人總覺得我‘不務正業’,勸我抓緊換個‘正當職業’。直到人社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於7月6日向社會發布9個新職業,‘互聯網營銷師’這一新職業的出現意味著‘帶貨主播’已成‘正規軍’,這才讓我家人心裡踏實許多,也讓我更加有幹勁了。”
“我現在在一家茶企做直播銷售工作,平均每個月要直播20多場,收入還算讓我滿意”。胡安靜表示:“我認為新業態下的就業未來會有很大發展空間,期待自己能做出一番成績。”
除此之外,自主創業也成為大家的就業新選擇。河南省信陽市楊河村的村民周明(化名)原本在某婚慶公司工作,在工作中學習了氣球裝飾且對該領域很感興趣,在相關培訓班系統學習後,於去年底“開門營業”。
“我先從朋友圈營銷著手,在取得一定效果後,5月份和朋友合夥開了一家氣球創意工作室,現在主要通過線上營銷與線下實體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銷售,且已有固定客戶源,上半年收入7萬元左右”,周明認為,隨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快速發展,新的就業門道也隨之誕生,拓展了大家追逐夢想的方式方法。
人社部在8月7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我國靈活就業形勢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從業人員規模2億人左右。在解決勞動者生計的同時,緩解了城鎮就業壓力,成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
談及“支持靈活就業還應從哪些方面發力”,付一夫表示,一方面,應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致力於提供一個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面,要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勞動權益保護、保費繳納、薪酬等政策制度,以此推動“新個體”經濟的茁壯成長,更好開辟消費和就業新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