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過的貧困村脫貧調查
http://www.CRNTT.tw   2020-10-10 10:01:55
 

  二是發展的勢頭強勁了。發展是脫貧致富的總辦法。在黨委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以及各方面支持幫助下,24個村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資源禀賦加快發展。通過強化基礎設施,優化種植結構,發展務工經濟,積極招商引資,開展技能培訓,培育特色產業,解開了一個個脫貧死結,找到了一條條致富門路,補齊了一塊塊發展短板,脫貧攻堅按下了快進鍵。幾年來,24個村普遍解決了交通閉塞、信息不暢、買難賣難和嚴重缺資金、缺技能、缺市場等發展瓶頸問題;普遍實施了一批發展項目,奠定了產業基礎,提高了分戶經營和合作經營能力。現在,村村都有一張規劃圖,家家都有一本致富經,人人都能算出一筆增收賬,發展思路、發展局面、發展信心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一些村民學習掌握新技能,逐漸成為身懷“絕技”的致富能手,有的家庭一年增收好幾十萬元。通過先進帶後進、先富幫後富,越來越多的人走上了靠勤勞、靠技術、靠市場掙錢的路子。大家說,只要肯努力,人人都能做自己的發動機。

  三是鄉村振興的精氣神提起來了。脫貧攻堅是動力之源,也是希望之火。特別是總書記的關懷和囑托,如春雨甘露,一直滋潤著鄉親們的心田,激勵著大家奮發進取。隨著政策扶持加大,增收門路拓寬,日子越過越好,村民們不僅笑聲多了、歌聲甜了、精神爽了,而且腦子活了、膽識壯了、心氣足了。神山村將村民們脫貧後開懷大笑的瞬間拍照定格,做成一面笑臉墻立在村頭,為的是自勵自強、加油鼓勁。班彥村土族群眾的“花兒”將過去和現在對比唱道:“山大溝深的沙溝山,不受得寒苦了,幹部和群眾呀齊上陣,平川裡拔起了新村。心肝花腔子裡放實了,栽哈個搖錢的樹了。”佤族群眾歡快地唱起了《三聲鼓響》:“一聲鼓響春常在,風調雨順新時代;二聲鼓響百花開,國泰民安新時代;三聲鼓響都是愛,四海升平新時代。”十八洞村拍了電影後,更是遠近聞名,他們正瞄准建設“中國最美鄉村”,努力打造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升級版”。現在到24個村,只要同鄉親們拉起家常,很多人就有說不完的話。從樸實的話語中,能真切感受到他們的感恩之心、喜悅之情,也能真切感受到他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堅定信心。大家堅信,摘掉窮帽子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前方。

  脫貧路上有真經

  在脫貧攻堅戰中,24個貧困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都有過硬的措施和辦法,共同的經驗有這麼幾條。

  一是樹立必勝信心。24個村的脫貧,都有一個動員啟發、轉變觀念、增強信心的過程,每個村都有一些由等到動、由懶變勤的奮鬥故事。很多村針對一些村民開始抱有的“祖祖輩輩都這樣,小山溝裡翻不出什麼浪”的思想認識,從立志鼓勁入手做工作。有的倡導老區精神,挖掘和宣講老一輩的紅色故事,努力用革命戰爭年代的戰鬥激情喚起村民,鼓勵大家樹立自我發展意識,敢於向貧困宣戰、向小康進軍;有的組織參觀培訓,幫助村民轉觀念、換腦筋,引導大家不安於現狀、不滿足溫飽,積極用奮鬥改變命運;有的設立脫貧志氣榜、致富光榮榜,頒發脫貧光榮證和脫貧致富獎,激發奮勇爭先的熱情;有的狠抓移風易俗,推動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和文明素養提升;有的實行“群眾思想道德星級化管理”,以戶為單位進行量化評比、確定星級,“把當先進還是拖後腿貼到家門上”,營造起奮鬥光榮、互幫互助、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大灣村年近七旬的陳澤申曾當面向總書記拍胸脯說:“不怕年紀大,就怕志氣短,我一定幹出個樣子來。”這幾年他忙著養羊、種天麻、采板栗、進廠務工,每年都比上年增收1萬多元。十八洞村的龍先蘭,曾向村裡吵著要錢要物,受脫貧攻堅戰的激勵,逐步成長為村裡的養蜂大戶,還帶動12戶貧困群眾一起增收。現在,24個村的村民中“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的少了,主動想辦法、找門路、抓機遇的多了,大家都為了致富而充實忙碌了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