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渝快辦”已連接全市60多個市級部門、3600多項政務數據資源,實現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註冊用戶超過1200萬,累計辦件總量超過1.2億件,市級行政許可事項“最多跑一次”比例達97%。
業內人士認為,重慶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賦能城市治理創新,對分散的數據系統進行有機整合,讓原本相互割裂的數據真正融合為一個整體,為更多的應用場景和更高的治理效能創造了可能。
拓展智能化應用
城市老舊小區消防安全隱患多,管理難度大,怎麼辦?在重慶渝北區龍溪街道,一個集成了占道停車自動報警系統、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城市消防高空瞭望監控系統等9個系統的智慧消防平台在加州花園小區投入使用後,24小時自動監控19個樓棟的水、電、氣、風變化情況,全面提升了該小區火災防控能力。
“以消防給水監測系統為例,小區內共有400多個室內外消火栓,人工巡檢約一周才能完成檢查,依托該系統,現在30秒內就可以完成所有消火栓的壓力巡檢,並且當水壓小於0.2兆帕時平台將預警。”渝北區龍溪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智慧消防平台的應用,不僅解決了高層建築“車進不去,人上不去,水上不去”的老大難問題,而且將以往區級、鎮街、村居的三級聯動延伸到物業、居民,形成五級聯動機制,改變了消防安全管理主要依靠政府力量的現狀,充分實現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管理模式。
近兩年,重慶圍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重點領域,加快實施一批智能化應用場景建設,面向民生服務、城市治理、政府管理、產業融合、生態宜居5個方面,包括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渝快辦”、智能製造、智慧環保等18類重點智能化應用場景,覆蓋全市生產生活各個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重慶多個部門協同,聯合數字經濟頭部企業研發出“渝康碼”,市民“用碼”形成的大數據、反饋提交的防疫隱患信息,為重慶疫情研判、預防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撐,便民的同時大大提升了抗疫的效率和效果。
8月17日,重慶銅梁區迎來4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與往年不同,銅梁區今年依靠“智慧生態宜居及防災減災大數據平台”,在對水位實時監控的同時,精准測算出了洪水的最高水位和淹沒範圍,最大限度降低了洪澇災害損失。
當前,重慶正加快實施一批5G基站、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拓展智慧城市的應用場景,提升城市數字治理能力。按照計畫,到2022年,重慶將實現智慧生活全民共享、城市治理全網覆蓋、政務協同全渝通辦、生態宜居全域美麗、產業提質全面融合、基礎設施全城互聯,成為全國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示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