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展現人類減貧史上的大國擔當
http://www.CRNTT.tw   2020-08-25 07:56:38
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貧困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問題,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從根本上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礎。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致力於消除貧困,取得顯著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把脫貧攻堅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扶貧規模之大、脫貧力度之大、減貧成效之大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為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人類減貧史上展現了大國擔當。

  理論突破: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

  人民日報發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長何毅亭文章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形成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

  釐清貧困的根源,是破解貧困難題的前提。馬克思指出,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旨在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長期得不到明顯提高,那就沒有體現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那也不是社會主義。”只有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消除貧困;只有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快速地、大規模地實現脫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強調通過持續發展生產力、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來消除貧困,不斷打破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為消除絕對貧困指明了方向。

  識別貧困的表現,是破解貧困難題的基礎。馬克思把貧困劃分為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物質貧困和精神貧困等範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拓展了對貧困問題具體表現的科學認識,強調“一方面要讓人民過上比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致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注重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在強調擺脫物質貧困的同時,更加強調精神脫貧;強調在消除絕對貧困的同時,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為了誰、依靠誰反貧困,是破解貧困難題的核心。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是關於人類解放的學說。它把人民性與科學性統一起來,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中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和以人民為中心,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人民主體思想,強調“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貧困地區的發展靠什麼?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只有兩條:一是黨的領導;二是人民群眾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脫貧攻堅為了人民、脫貧攻堅依靠人民、脫貧攻堅成果由人民共享,矢志不渝走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

  貧困治理:推動國家邁向現代化的重要步驟

  文章認為,貧困治理是一個社會再動員、再組織、再塑造的過程,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把貧困治理能力作為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推進貧困治理現代化,不斷提升貧困治理能力,推動貧困治理與其他各方面治理相互促進,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重視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提升貧困治理能力,實現貧困治理現代化,必須提升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構建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長效脫貧機制,確保穩定脫貧、有效防止返貧。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脫貧攻堅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釋放貧困群眾努力奮鬥的潛在能量,逐步構建起從“被動輸血”向“主動造血”轉變的脫貧攻堅長效機制。這是中國貧困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礎和鮮明標誌。

  重視構建社會共治的制度基礎。多元社會主體共同參與,是包括貧困治理現代化在內的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社會主體通過共同參與和相互協作,可以更好形成合力,這是提升國家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動員全社會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推動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營造全社會合力參與貧困治理的良好氛圍,脫貧攻堅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重視推進貧困治理的法治化進程。依法依規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增強按制度辦事、依法辦事意識,善於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貧困治理必須堅持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才能穩定脫貧預期,激發脫貧活力,提高脫貧效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扶貧開發工作,脫貧攻堅法治化水平不斷提升。通過完善法律體系、優化程序標準、開展法治服務,不僅使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而且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礎。

  制度創新:形成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

  文章稱,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構建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是中國消除貧困的重要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深化扶貧領域改革創新,建立脫貧攻堅的責任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投入體系、幫扶體系、社會動員體系、監督體系和考核評估體系,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構築起制度的“四梁八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