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網評:虛擬財產權益亟待法律護航
來源:東方網 作者:王琦
遊戲幣、遊戲裝備、QQ賬號、微信公眾號、抖音賬號……當人們的日常生活逐漸向虛擬空間拓展,這些看得見卻摸不著的網絡資源越來越受重視。今年,隨著《民法典》對虛擬財產保護做出原則性規定,虛擬財產的話題再度引發關注。7月22日,最高法、國家發改委共同發布《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提出要加強對數字貨幣、網絡虛擬財產、數據等新型權益的保護。(7月27日《人民日報》)
支付寶、微信錢包、遊戲裝備、各平台賬號等等都屬於我們個人的虛擬財產,它們的出現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讓生活更便捷,甚至疫情之下,虛擬貨幣的使用減少了大量的直接接觸,間接切斷了病毒的一個重要傳播途徑。4G的出現迅速推行了虛擬支付的使用,5G又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在網絡發展越來越快的現今,我們的生活已經越來越依賴網絡,依托於各大網絡平台,我們已經不能想象也不適應沒有虛擬財產的生活了。但是,虛擬財產真的安全嗎?一旦賬戶主人發生意外,又該如何處置和繼承呢?
今年6月曾有新聞“王女士微信被凍結30萬”,在多次申訴溝通無果後,王女士求助媒體,後被告知“是內部出錯”,並迅速對財產進行了解封。QQ音樂中的樂幣也曾發生莫名被吞沒清空事件,QQ音樂給出的理由是“存在低價漏洞”。銀行尚不能隨意凍結清空他人財產,何以平台權利如此之大?如果相關公司懷疑有違規賬戶、充值漏洞等現象,應通知賬戶、凍結財產、合理查詢賬戶再根據法律條例來判定,而不能直接清空賬戶或未通知查詢擅自凍結財產。除了此關於金錢資產的事件之外,關於平台賬號本身的精神價值,同樣存在問題。很多人把微博當成生活的記錄,這個賬號則成為這個人生命的體現,而微博賬號則存在被倒賣風險。之前就曾有博主去世,而賬號被賣後,生命軌跡被一清而空,對博主的親人朋友來說,是再一次的傷痛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