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廈航首個“客改貨”航班從廈門出發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這下不用擔心耽誤返程時間了。”7月3日,北京市宣布全市低風險地區人員出京不再要求持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後,杭州某公司員工蘇達馬上下單了周末從杭州往返北京的機票。這一消息宣布後,旅行在線平台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當周周末北京出港人數環比增加近五成,機票搜索量增長14倍。根據中國民航局數據,6月國內航線的運輸周轉量和旅客運輸量,分別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9%和64.7%。
受疫情影響,自1月23日起民航旅客運輸量和航班量明顯下降, 單日飛行班次一度跌至正常時期的23%,2月下旬起民航運輸逐步恢復。我國民航市場現狀如何?各航空公司推出了哪些新產品應對挑戰,效果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我國航空公司運力在世界上率先恢復,回暖有3個明顯時間段
從2月份到7月上旬,與疫情防控的進展緊密相連,民航客流的逐步回暖有3個明顯的時間段。
首先,“大三角”率先起飛。西部、長三角、珠三角這三個區域構成了我國民航最先流動順暢起來的“大三角”。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3月2日—8日,國內航班量環比上升16%,恢復到正常水平的40%左右,是首個客流回暖小高峰。涉及的客運航班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等勞務輸出地到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其中,深圳、成都、重慶等機場的航班量恢復到正常水平的60%以上。
其次,湖北航線全面恢復。4月8日,停擺了76天的武漢天河機場解封。至此,湖北所有機場均恢復客運航班,國內航線網絡全面聯通。
接著,民航運力穩步回升。今年首個客流高峰出現在“五一”前後,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民航承運的旅客量,從節前一周的日均57萬人次,上升到節後日均70萬人次,市場恢復到去年四成水平。6月旅客運輸量的同比增速較2月提升42.1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