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互聯網金融決不能“無照駕駛”
http://www.CRNTT.tw   2020-07-11 08:32:31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今年以來,多地出台舉措引導網貸機構退出、轉型,延續強監管態勢。6月18日,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通報,自2016年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以來,目前江蘇216家法人網貸機構已全部終止新增業務,實現了行業性全面退出。這也使得江蘇成為國內第17個宣告全面取締網貸的省級行政區。此前,湖北、江西、廣東等多地都持續推動網貸機構良性退出。

  從快速擴張到偃旗息鼓,網貸行業的發展是一面鏡子,對其暴露出的問題應當思考和總結,對其整治過程中出現的成功經驗也需要總結和梳理。需要看到,網貸並不是個體,它是近年來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金融的一部分,與其他互聯網金融主體相比,有共性也有個性。

  互聯網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興業態,既有互聯網基因,也有金融基因,但只要與金融相結合,就不能違背金融的基本特征,就必須有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運營模式要求和風險處置辦法等。也就是說,要想構建互聯網金融長效機制,就不能“無照駕駛”,要探索非持牌機構非法金融業務早發現早處置機制,歸根結底就是要堅持“金融業務一定要持牌經營”。實際上,當前有序引導合規網貸機構實現退出、轉型的整治思路,正是如此。

  2019年1月份下發的《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堅決清理違法違規業務,不留風險隱患。積極引導部分機構轉型為網絡小貸公司、助貸機構或為持牌資產管理機構導流。同年11月27日出台的《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文件指出,堅持機構自願和政府引導、市場化和法制化處置、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開展網貸中介轉型小貸公司試點工作。

  可以看到,過去一年多來,各地各部門合理把握網貸機構分類整治的時機、力度和節奏,穩中求進、不急不緩,做到了主動出擊,“精准拆彈”,一些積累多年的風險點得到了清理,一批久拖未決的案件得到了處理。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國實際正在運營網絡借貸機構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借貸餘額下降75%;出借人數下降80%;借款人數下降62%。整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已有近5000家網貸機構退出。

  構建互聯網金融長效機制,還要看到互聯網金融尤其是網貸整治中的複雜性和難點。當前,互聯網金融及網貸行業的亂象已得到了有效整治,但遺留的存量風險化解問題依舊存在,對於監管部門而言,既要穩妥化解存量風險,還要防止處置風險的風險。對互聯網金融的整治不能一蹴而就,整治工作要堅持市場化和法治化原則,循序漸進、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才能清理多年積累的風險點,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還要堅決打擊惡意逃廢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以來逃廢債案件數量猛增,不少互聯網金融機構遭遇此類問題。部分欠款人假借疫情,通過偽造證明等方式惡意拖延欠款。一些老賴甚至在網上組成“反催收”聯盟,兜售反催收課程、攻略和話術,嚴重擾亂了金融秩序,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壓力,也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

  對於此類問題,若不加以控制,不僅損害投資人和機構的合法權益,還容易引發金融系統性風險。從長遠看,要解決上述問題,單靠金融部門整治是不夠的,還需要與公檢法部門加強合作,共同打擊此類行為,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錢箐旎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