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凸顯了國民黨人的歷史盲區。其實美國早就有拋棄國民黨的想法,國共內戰後期,美國國務院的《白皮書》,就反映了這個現象。當時毛澤東的《別了,司徒雷登》名篇,可能是出於當時要向蘇聯“一邊倒”的政治現實需要,當然也不排除是受到當時的國際視野的局限。其實,在《白皮書》中,美國對國民黨是很失望的,認為其將要丟失政權,一是腐敗,不得人心;二是把美國提供給其的先進武器都被解放軍繳械,因而有“運輸大隊長”之說。這也就是在解放軍橫渡長江之前,國民政府從南京遷到廣州,連由共產黨執政的蘇聯、波蘭等國家的大使館,都跟隨國民政府遷到廣州,就是美國大使司徒雷登留在南京,並到處尋求會見解放軍負責外事工作的黃華,探討與將要建立的“共產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之事。但當時中共的外交政策是向蘇聯“一邊倒”,而拒絕了美國的請求。蔣介石撤到台灣後,美國準備放棄蔣介石,另立“第三勢力”,因而才有蔣介石先後壓制吳國幀、孫立人的事件。如果不是斯大林拒絕北京的購買船隻及飛機,及支持解放台灣的請求,出於“雅爾塔情結”而決定倒向金日成,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日突破“三八線”,就不會引來美國再次支持蔣介石,並將第七艦隊開到台灣海峽,導致粟裕的四十萬大軍無法執行解放台灣的計畫。
因此,美國再次支持國民黨,是斯大林、金日成造成的。因而不少國民黨人都曾對筆者表示,他們衷心感謝金日成,時任國民黨文化工作會主任的簡漢生,還對筆者表示國民黨應當在玉山頂樹立金日成的銅像。但是,美國對國民黨的支持,還是有保留的,如《美台軍事同盟》就規定,國民黨對大陸用武,必須得到美國的批准。實際上,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三日,筆者訪問郝柏村,詢問是否曾有反攻大陸計畫,他眼睛發亮地說是有這麼一回事,因為毛澤東搞大躍進,餓死幾千萬人,要拯救大陸同胞。他當時駐紮在小金門,被任命為反攻大陸的先遣第一軍的軍長,將會首先踏進大陸的土地。筆者又問,為何後來沒有執行此計畫?他回答說,第一,鄧小平搞改革開放,大陸同胞解決了溫飽問題,不需要我們拯救了。第二、大陸有了核子彈。第三、美國不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