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為黨外幹部,擔任副省長,分管省政府一些工作,同時我又是學者。我知道,這兩個角色不可混淆。作為省政府分管領導,我發表涉及宗教、兩岸關係的講話前,會主動把講稿給近平同志過目,如果有不妥之處,請他讓工作人員及時告訴我。近平同志多次對我的講話稿提出過意見,他的意見大多是肯定和鼓勵,讓我非常感動。
採訪組:習近平同志主持省政府工作期間,對加強宗教管理工作提出過一些意見,請您舉個例子講講。
汪毅夫:那我就講講對民間信仰活動的管理吧。由於歷史原因,福建的民間信仰活動場所和信民比較多,長期以來缺乏管理,甚至沒有一個特定的部門去管。民間信仰覆蓋面又很廣,在缺乏管理的情況下可能發生甚至已經發生嚴重問題。
近平同志召集我們研究如何加強這方面的管理。當時福建民間信仰活動場所至少有10萬個。有人說,要把這些活動場所全都管起來,得派10萬大軍。近平同志講,場所是固定的,但人員卻不是,我們還是先不要刻舟求劍,應該先以管理民間信仰的活動為切入點,先把涉台、涉僑、涉外的民間信仰活動管起來,把新建、擴建、重建祠廟的活動管住。近平同志的指示,牽住了“牛鼻子”,讓我們茅塞頓開。這樣,在2000年省級黨政機構改革中,民族與宗教事務廳的定崗、定編,以及開展相關管理工作,都有了可操作性。後來,他關於民間信仰管理的思路,在工作實踐中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採訪組:請您講講您和習近平同志在省政府工作期間下鄉調研的事例吧。
汪毅夫:1998年,近平同志任省委副書記的時候,我是副省長,分管民族工作。他有一次到閩東調研,經省政府同意,帶著我一起去。在閩東調研期間,近平同志主要考察當時“村村通工程”的公路、電力、管網等方面的建設情況,“造福工程”的進展情況,同時也要面對和解決很多很具體的問題。
比如,有的村民聚居點遠在村外,規模只有一兩戶,但位置又很偏遠,電力和公路要鋪設過去成本非常高,請他們搬遷下來則更為妥當,有利於他們的生活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