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體育經濟學專家在交流時有過這樣的比喻:一場國際化龍舟比賽的經濟拉動效應,和一場沙灘排球賽的效益是相當的;而且龍舟比賽的電視轉播和網絡運營更加直觀、更容易吸引贊助商的積極投入。湖北、湖南、浙江和廣東等相關企業增加的龍舟訂單顯示:端午節在國外不只是華裔的專利;如在北美,端午節甚至比春節、元宵節和中秋節還廣為人知。加拿大尤其是多倫多、溫哥華等大城市,端午龍舟節已成為一年一度最大的夏季戶外運動和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
而且,被更形象地稱為“龍舟節”的中華端午習俗,已打破時空局限;這在客觀上也拉長了端午經濟的產業鏈。如在湖泊、河流眾多的柬埔寨,公眾也愛好賽龍舟,但不局限在端午節,更熱鬧的是在每年十月份的“送水節”。送水節是柬埔寨三大節日之一,它標誌著一年中雨季的結束和捕魚季節的到來。送水節期間,柬埔寨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其中尤以首都金邊的最為宏大。其王宮四周、洞裡薩河畔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而以賽龍舟達到慶典高潮。
值得指出的是,龍舟比賽在歐洲也很受歡迎,賽事組織者們都知道這項運動的緣由是為了紀念一位像但丁一樣的中國傑出詩人。而事實上,屈原作品的各類歐洲文字版本,排列於中國古代詩人之首。六月的意大利,疫情已經得到全面控制,社會生活基本恢復常態化。意大利主要城市的文化和體育部門,都有和華裔社團合作展開今年端午龍舟賽的計畫。這一方面是為了刺激旅遊業景氣復甦,另一方面今年還是中國和意大利建交五十周年,以龍舟賽彰顯同舟共濟最合適不過。
一位以色列智庫的高級研究員曾經告知:猶太商業智慧中有一條法則能夠判斷行業的前景,即女性和孩子對這個行業及產品的興趣是否強烈;而且孩子的興趣往往來自於家庭和學校,孩子的興趣更是未來市場的消費主力。今年端午來臨之際,找到端午文化的知音——上海市田林中學顧煒校長,請他組織一場以粽子、龍舟為主題的端午微調研。他選擇了學校預初年級六個班的學子整體參加調研,這批田林學子共230人、均出生於2008年。為什麼選擇這個年齡段?顧煒校長說,自己印象中,北京奧運會對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影響巨大,國際龍舟賽事就是在其後成為各國熱點的。
田林中學的學子們要回答九個問題,仿佛象徵著詩人屈原的九問。答案很快就得到了匯總,總體上可以感知到後浪們的態度是健康的、可發展的。如關於頭三個問題:即,你喜歡吃粽子嗎?你會包粽子嗎?你願意練習包粽子嗎?選擇喜歡、會和願意的比例分別為:76.96%、23.48%、66.96%。對此,我和顧煒校長及老師們都感到很欣慰,大部分學子不會包粽子是自然的,但喜歡和願意學就挺好。
同時,關於對五芳齋和屈原作品的了解,知道五芳齋和熟悉屈原作品的學子比例分別為:59.57%和62.61%。關於主要通過什麼途徑了解端午節的?選擇家庭、學校和社區的比例分別為:58.70%、44.35%、10%。而關於是否願意助威學校龍舟隊比賽?回答願意的比例高達79.13%。對此,顧煒校長認為,學校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因為再過十五年左右,這些在校學子就會走向社會崗位、走向消費市場和走進“一帶一路”;他們的認知水準、消費興趣,自然會影響到端午經濟和端午文化精髓傳承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