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美國高層有意將此次騷亂的矛頭指向中俄,認為俄羅斯和中國在背後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美國抗議示威圖片中出現了許多被移花接木的“中國元素”。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在接受CNN採訪時,直指中國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態,借勢打擊美國。而白人至上主義者在網上借用“反法西斯運動”的名義,對該組織污名化,有意將中國、俄羅斯以及左翼組織歸為一類,從而在社會中混淆視聽。
第四,對美國存在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避重就輕。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和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最近均發表講話,希望國家能夠結束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傾聽那些受傷或悲傷者的聲音。但奧布萊恩等高官卻矢口否認美國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這種鴕鳥政策使得美現政府難以對這場騷亂作出正確的判斷,只能以簡單的貼標簽方式強力應對,結果必然是南轅北轍。
這次騷亂事件不僅暴露了美國的種族主義問題,而且也是美國貧富分化問題的進一步延伸。波恩大學政治學者哈克教授認為,美國現在面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抗議浪潮告訴人們,義憤填膺的不只是黑人,還有許多家境良好的白人,他們同樣對階層固化表示失望,加快美國夢蛻變成美國噩夢的進程。
特朗普把抗疫不力的責任歸咎於中國,這次又把種族騷亂歸於左翼和民主黨,甚至開始把俄羅斯與中國作為替罪羊,這種甩鍋做法不僅不能幫助美國直面問題,而且會讓特朗普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這次騷亂成為半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種族事件,持續時間之長超出政治觀察家們的估計,接下來不論以何種方式收場都將打上特朗普的烙印。政治需要妥協,可問題是特朗普最不善於團結,尋找最大公約數不是他的長項,由此注定了美國這段政治或以更大的悲劇收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