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一個個幫扶點、一條條產業鏈……在有著“國家級重點扶貧開發旗”之稱的內蒙古自治區太僕寺旗,貧窮正在漸漸消失。脫貧,是一場變革。在京蒙協作幫扶工作大力推進下,太僕寺旗開拓性邁出產業帶動脫貧的堅實步伐,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日前,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效綜合評價中,北京被評為“好”,位居全國前列。
京蒙扶貧協作到底亮出哪些大招,讓當地貧困戶鼓起錢袋、 摘下窮帽?
注重扶貧“扶根”,建立造血式長效機制
太僕寺旗紅旗鎮民主村光伏扶貧電站,一排排光伏發電板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發光。
“在內蒙古自治區,我們是第一家建立起來的光伏發電站,這個項目將會持續幫扶20年,讓貧困戶穩定增收。現在好多地方都想來取經,把這裡的模式搬回家。”太僕寺旗扶貧辦副主任劉亞生聲音裡洋溢著由衷的快樂。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個電站是京蒙扶貧協作項目的一個縮影。
自2018年3月與太僕寺旗開展扶貧協作以來,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昌平區各級領導到當地深度調研。按照國務院扶貧辦光伏扶貧政策要求和北京市扶貧協作工作安排,因地制宜把光伏發電作為產業扶貧的核心項目來抓,決定在內蒙古太僕寺旗建設15170千瓦規模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該項目總占地面積530畝,分3個區域聯村建設,計畫總投資9860.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