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盧文端:如何理解中央強硬與大聯盟籲團結
http://www.CRNTT.tw   2020-05-08 12:37:18
  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在《明報》撰文表示:“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宣布成立後,不斷有人提出兩方面問題:一是中央近期對香港事務採取強硬態度,而大聯盟卻呼籲團結,兩者是否互相矛盾?二是大聯盟成立是否為了9月立法會選舉?對此,本人有3點解讀:其一、中央的強硬是針對衝擊“一國兩制”底線的極端分子及干預香港事務的外部勢力,大聯盟呼籲團結的對象是雖有不同政見信念、但支持“一國兩制”的不同階層人士,兩者不僅不矛盾,反而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其二、今天的香港需要社會各方團結攜手,應對內部挑戰和外部壓力;其三、不能將大聯盟的成立簡單說成是為了立法會選舉,因為不管今年是不是立法會選舉年,香港都要再出發,大聯盟都會成立。

  中央強硬與聯盟呼籲團結的對象有別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的共同宣言提出四大主張,“重拾團結”是其中之一。宣言呼籲:不同政見、不同信念、不同階層,“拋開區分求共對”,攜手同心,走出困局。外界都留意到,香港的兩位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和梁振英,以國家領導人的身分親自擔任總召集人,既說明中央對大聯盟的支持,也顯示中央對大聯盟“重拾團結”主張的認可。港澳辦也公開表達了對大聯盟宣言的“高度讚賞”。

  要正確理解中央對香港事務的強硬態度與大聯盟呼籲團結之間的關係,關鍵是要明白兩者所針對的對象完全不同。

  從近期港澳辦、中聯辦發言人的幾次談話可以看到,中央的強硬所針對的對象大體有4類:一是針對癱瘓立法會、阻礙立法會履行《基本法》規定職責的反對派議員,如郭榮鏗;二是針對發動“黑色暴力恐怖行動”的極端分子;三是針對公然乞求外力插手港事的香港政客;四是針對肆意干預香港內部事務的外部勢力。這4類對象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衝擊“一國兩制”原則底線。

  大聯盟呼籲團結的對象主要是支持“一國兩制”的香港各方人士。其政見、信念雖各有不同,但都沒對“一國兩制”採取對抗立場。

  抗疫情、救經濟、護法治、抵禦外來壓力

  中央處理香港事務,從來就是既強調堅守“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又致力推動香港社會大團結。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的講話被視為中央對港政策的指導性文獻。習近平在這篇講話中,不僅強調了絕不能允許觸碰的3條底線,即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區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而且又明確要求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要團結起來、和衷共濟,把香港這個共同家園建設好。事實上,即使香港出現“修例風波”這樣大的社會動盪,但中央一直認為大多數的香港市民並不贊成“港獨”,不反對“一國兩制”,不支持暴力,不認同“攬炒”,中央仍然希望香港各界人士團結一致,共同推動香港發展重回正軌。

  由此可看到,中央對香港事務採強硬態度,與大聯盟呼籲團結,不僅不矛盾,反而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不強硬守住底線,“一國兩制”就會受到顛覆性衝擊;不致力推動團結,香港就不可能真正實現再出發,開創新局。有人習慣將底線強硬與推動團結對立起來,或者用底線強硬否定推動團結,或者用推動團結弱化底線強硬。這種思維既不符中央對港政策的本意,也不利於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平穩發展。

  眾所周知,香港正面對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局面,正如《明報》社評所說,“香港反修例風暴一周年將至,稍後又有立法會選舉,社會動盪隨時重臨;華府加緊操作‘香港牌’,勢令事態更為複雜凶險”。大聯盟成立主要目的就是團結凝聚社會各界力量,不僅抗疫情、救經濟、保民生、護法治,且要抵禦外來壓力。大聯盟由全港1545位社會各界人士擔任共同發起人,這是他們對香港社會作出的承諾。這些發起人都是香港極具分量的精英翹楚,在社會上具重要影響力,將在推動香港再出發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不能將大聯盟成立簡單說成為了選舉

  今年9月將舉行立法會選舉,大聯盟這時成立,很容易被解讀為與選舉有關。特別需要留意的是,有泛民人士刻意指大聯盟就是為選舉成立,其目的不過是為了樹立對立面,製造兩極對抗,刺激市民對抗情緒,以拉抬泛民陣營的選情。大聯盟方面當然不想跌入這個圈套,已經多次明確否認。

  實際上,大聯盟的成立,是要推動香港走出困局,今年有沒有立法會選舉,香港都需要再出發,大聯盟都會應運而生。從這個意義上看,大聯盟的成立不能簡單說成是為了立法會選舉。

  當然,如果說大聯盟成立之後推動香港形勢向積極正面發展,9月的立法會選舉能夠在穩定正常的社會氣氛下舉行,這對香港是一件好事。如果說大聯盟的成立與立法會選舉能夠形成這樣一種正面互動的關係,相信也是香港市民希望見到的。

  (來源:明報,作者系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