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香港爆發沙士疫潮,住宅交投曾一度大插逾三成,成交量跌至2003年5月時約4100宗水平。當時的“確診屋苑”淘大花園同年只得5宗成交,每單位的成交價均不足60萬元,呎價僅1500元(當年售樓以建築面積計價),更有單位的呎價低見1242元。同年8月初,二手樓價指數更跌至31.77點的歷史低位。
當年新盤都不得不採取低價策略,長實(1113)發展的畢架山一號,呎價約4000元,尖沙咀港景峰的呎價亦跌至4000元上下。自此,“沙士價”成為了市民心中“實惠”、“平價”、“筍”的代名詞,亦是普羅大眾難忘的回憶。現時疫情對樓市的影響和沙士時期不同,二手樓盤沒有出現恐慌性拋售。
當年的沙士疫情在5月左右就消失了,但這次的新冠病毒比沙士病毒頑強得多,世衛表態說新冠病毒或長期與人共存,預料全球經濟衰退的程度會比沙士時期深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