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探索建立健康扶貧長效機制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郭玉輝、龔凌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後一年,收官之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給打贏脫貧攻堅戰帶來新的挑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途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部分貧困群眾和低收入群體脫貧致富的“絆腳石”和“攔路虎”。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採取有效措施,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針對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困難挑戰,我們要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中抓好健康扶貧各項任務,探索建立健康扶貧長效機制。具體而言,可以圍繞加快完善落實健康扶貧政策、補齊貧困地區醫療服務短板、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建立因病致貧監測預警系統、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等方面發力,重點抓好關鍵環節。
加快完善落實健康扶貧政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健康扶貧作為精准扶貧的重要內容,提出明確要求。有關部門相繼出台了《關於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畫》《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方案》。貧困地區要聚焦貧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強化責任狠抓落實,提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搞好政策配套銜接,確保健康扶貧政策落實落地落細。同時,要確保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健康扶貧工作還應進一步健全統一規範的醫療救助制度,做出前瞻性的政策安排,適當擴大健康扶貧政策的覆蓋面。比如,將因病支出型相對貧困群體納入救助體系。因病支出型相對貧困群體是低收入群體之一,他們在遭受重大疾病風險時往往因個人自付醫療費用過高而陷入貧困之中。因此,建議盡早明確因病支出型相對貧困家庭的認定標準、待遇給付、退出機制,並對其實施動態管理,做到在開展救助的同時又不浪費資源。此外,還可將健康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與縣域綜合醫改、健康中國行動融合推進,持續推進傳染病及地方病綜合防控,完善農村基本公共衛生健康服務,提升貧困地區的婦幼健康水平,建立健康危險因素防控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