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網評:做好應急教育“大文章”
來源:新華網 作者:蘇輝陽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應急教育這個概念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在危急關頭,如發生地震、火災等災害,或者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時,人們如何處變不驚、積極應對,無疑是對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及其相關教育的一大考驗。
在這次戰“疫”中,中國的應急反應機制經受住了考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面對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的重大突發事件,普通民眾防護意識淡薄,折射出民眾在應急事件處置方面缺乏系統、科學的應對。可見,加強和完善應急教育,切實提高公眾應急能力,刻不容緩。
應急教育應以提升公眾應急素質為著眼點,抓早抓小。要把中小學校作為推廣和普及應急教育的首要陣地,將應急教育課程納入學校課程體系。一方面,要制定應急教育教材,建立完善的宣傳、培訓、教學、考核制度,推進中小學生應急教育系統化、普及化;另一方面,通過系統教育樹立學生的安全意識、風險意識、防護意識,培養他們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的技能。從中小學階段做起,完善應急教育體系,在全社會築起應急事件處置的“防護墻”。
應急教育應區分主體,因材施教。中小學生的應急教育是應急教育課程的開局和起步。應打牢基礎,強化意識,將系統學習、日常練習、定期演練有機結合;高校的應急教育是應急教育的實踐與升華,應樹高標準,提高要求,以實踐為導向,發揮科研主陣地的優勢,將產學研相結合,促進相關成果切實落地;等等。
應急教育要杜絕形式主義,避免紙上談兵。實戰演練是檢驗應急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標。各級政府應督促學校認真貫徹落實自救、互救與公共救護等定期實戰演練工作,並不斷拓展到社會領域,由學校“試點”到社區“推廣”,在全社會形成學習應急知識、定期實戰演練的風尚,從而全方位檢測公眾對於應急知識、應急技能的掌握情況,把公民對應急知識的了解從知道的層面轉換到切實領會並能實時運用的階段。
“明者防患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應急處置能力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急教育是生命教育,是每一個公民應該掌握、需要終身學習的“必修課”,也是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利器。要通過各教育階段“小任務”的推動,通過每一次教學與演練“小行動”的落實,扎扎實實做好應急教育這篇“大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