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進一步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
http://www.CRNTT.tw   2020-04-11 14:32:08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電/據《21世紀經濟報》報道,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對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進行總體部署。

  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範圍,健全要素市場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基礎。

  《意見》的出台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的精神和要求。《意見》明確了要素市場制度建設的方向和重點改革任務,對於形成生產要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流動的機制,提高要素質量和配置效率,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先進生產力集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具有重要意義。

  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是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客觀要求,真正落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中國當前商品與服務絕大部分都實現了市場定價,但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發育仍需加快,這些都是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基礎要素,這些要素資源如實現市場配置,就會從源頭上提升發展質量。

  比如,城市土地供給制度會產生住宅用地與商業用地、工業用地的價格差距,不利於財富分配的公平性,尤其是農民利益會得不到充分保障。《意見》提出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制定出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指導意見,有利於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

  另如,《意見》要求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長期以來,大部分農民工在其就業的大城市落戶仍有障礙,沒有戶籍就無法享受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也間接造成大範圍的“留守兒童”現象,構成了一些分配不公,影響了內需驅動型經濟的發展,也不利於勞動力素質的提高。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仍需要進一步暢通。

  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看,破除無效供給,就必須加快形成市場決定要素配置的機制,釋放錯配的資源,促進要素合理流動,提高要素宏觀配置效率。這也是當前供給側<nextpage>結構性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土地、勞動力與資本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要求,而長期以來妨礙它們市場化配置的因素,需要破除。在轉向高質量發展道路之後,就必須實現這些基本要素的市場化配置,並提高技術、數據等要素的價值。

  要素市場配置與法治化的營商環境結合,保障不同市場主體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就可以讓要素活力競相迸發、使經濟充滿動力,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激勵效應,充分發揮生產要素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提高要素質量,實現優化組合。尤其是可以激勵企業家精神,參與市場公平競爭,在市場化的資源配置中著眼於提高效率,促進技術升級,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事實上,《意見》中絕大部分要求和措施一直是改革的目標,因此,《意見》能否發揮作用,關鍵是落實,比如土地政策、戶籍問題、資本市場建設等是每年全國兩會備受矚目的熱點。當前,疫情對全球經濟構成衝擊,也提供了有效推進改革的機會,如果能夠及時讓這些改革舉措落地,將會啟動中國新一輪增長的長周期。

  《意見》也提出,必須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進一步減少政府對要素的直接配置。深化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機構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確保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獲取要素。

  在經濟面臨挑戰之際,市場更加關注改革動向,希望通過有效改革為市場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些政策一直以來是政府改革的重點,市場現在更想看到行動,將改革真正落地。只有真正落地,《意見》才能發揮其改革設計的良好初衷。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