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融合發展問題研究
http://www.CRNTT.tw   2020-03-06 00:17:22
  中評社╱題:兩岸融合發展問題研究 作者:唐永紅(廈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理論上,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融合發展,有助於增進兩岸共同利益與國家認同,有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邁向和平統一。實踐中,兩岸融合發展面臨台灣當局大陸政策的制約甚至阻礙。大陸有必要操之在我,主動作為。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宜以增進“共同利益、國家認同”為目的,以“兩岸一國、反對台獨”為前提,以“群眾路線、民間交流”為路徑,以“整體+區域、兩條腿走路”為方式,以“同等待遇、單向融合”為先導。

  引言

  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了《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的講話。講話明確提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重大政策主張。問題是,在實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思想多年之後,為何又提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融合發展對於和平統一的意義又何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又如何起到“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的作用?

  兩岸要融合發展,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雙向融合與一體化發展格局,需要兩岸相互開放,相互給予同等待遇政策措施。但當前台灣民進黨當局不僅不願意向大陸開放,不願意兩岸融合發展,而且拒不接受 “九二共識”及其“兩岸一國”的核心意涵,推動經濟“脫中”、文化“去中國化”,推進其所謂“國家正常化”的台獨分裂目標,並呼籲形成國際聯盟、企圖利用國際勢力以對抗大陸,已導致兩岸關係對抗發展且不斷升級。在這一現實背景下,又該如何實現兩岸雙向融合發展並“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特別值得注意並重視的是,台灣社會已系自下而上的選舉社會,實行政黨政治與選舉政治,並且存在追求台獨分裂目標的政黨與國家認同疏離的民眾;現階段,台灣各主要政黨及其當局多無意願推進和平發展邁向和平統一,並認為緊密的兩岸交流與聯繫雖然有助於台灣民生經濟發展但不利於台灣政治主體性的維繫或者台獨分裂目標的實現,因此多不願意開放以形成雙向融合與一體化發展局面。面對這樣的台灣社會政治生態,又該如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並有助於“夯實和平統一基礎”?

  一、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意義與必要性

  兩岸融合發展的提出,既是對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關係之理論再思考的結果,也是對近年來旨在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條件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踐之經驗與教訓的總結。

  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把“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基本方略之一。報告明確指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這在闡明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關係中,一方面明確了實現國家統一的最後期限,另一方面要求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過程中實現國家統一,實際上是在實現民族復興過程中把國家統一這一重大任務提上了議事日程。考慮到以和平方式實現兩岸統一最符合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中共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並明確要求新時代大陸對台工作與發展兩岸關係的主要任務就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這顯然是要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須在“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上加以推動,並強調和平發展要切實為和平統一積極創造條件,而不能為了和平發展而和平發展。

  理論上,和平發展並不必然會和平統一,和平發展既可能和平統一也可能和平分裂,端看如何和平發展;和平發展要邁向和平統一,需要雙方都有共同的意願與相向而行的行動,需要增進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而現實中,當前的台灣社會顯然沒有這一意願與行動,其政治體系、教育體系與輿論體系基本上是基於“一邊一國”或“一中一台”的定位在運作,不斷強化台獨分裂意識,疏離台灣民眾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國家認同,明顯消減兩岸和平發展、交流合作對兩岸和平統一的促進作用。因此,現階段不能誇大和平發展、交流合作在國家認同建構與兩岸統一中的積極作用,不能為了和平發展而和平發展、為了交流合作而交流合作,更要避免和平發展為和平統一設置障礙。

  實踐中,要通過和平發展實現和平統一(特別是自願性的和平統一),就需要不斷增進兩岸民眾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認同,並不斷增強兩岸民眾對兩岸和平統一的意願。這就需要兩岸雙方在和平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基於“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立場,秉持共同的意願,採取有助於增進共同利益、國家認同、統一意願的行動, 讓和平發展、交流合作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逐步為和平統一創造條件。因此,不僅需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且需要通過兩岸融合發展,形成休戚與共的兩岸命運共同體,增進兩岸共同利益與國家認同以及統一意願,在經濟基礎與意識形態等方面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條件,從而確保和平發展邁向和平統一。事實上,正如筆者內部民意調查所顯示的,近年來約67%的台灣民眾認為兩岸是兩個不同的國家,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不論這個國家叫什麼名字)的台灣民眾僅約25%。顯然,當前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已經成為兩岸和平統一的一個主要障礙。也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作用及其作用機制

  就理論而言,兩岸融合發展在內容方面大致包括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兩岸社會(文化)融合發展、兩岸政治(安全)融合發展等廣泛領域;在目標方面要形成休戚與共的兩岸命運共同體,包括利益攸關的經濟共同體、相互認同的社會(文化)共同體、互信包容的政治(安全)共同體,以實現兩岸一體化,包括兩岸經濟一體化、社會(文化)一體化、政治(安全)一體化;在功能方面包括為兩岸命運共同體構建起結實的經濟利益紐帶、精神文化紐帶、政治共識紐帶,為兩岸和平統一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思想基礎、政治基礎。簡言之,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將有助於從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等層面夯實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促進和平發展沿著和平統一的方向邁進。

  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就是要使兩岸經濟體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賴與一體化發展格局,形成利益攸關的“兩岸經濟共同體”,實現兩岸經濟一體化,構建起兩岸命運共同體的經濟利益紐帶,為兩岸和平統一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兩岸社會(文化)融合發展,就是要在兩岸民眾中建立起擁有“我群”觀念的整合形態(認識論共同體),形成相互認同的“兩岸社會(文化)共同體”,實現兩岸社會(文化)一體化,構建起兩岸命運共同體的精神文化紐帶,為兩岸和平統一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兩岸政治(安全)融合發展,就是要在兩岸之間形成關於和平與安全的共識及其合作機制與組織,形成互信包容的“兩岸政治(安全)共同體”,實現兩岸政治(安全)一體化,構建起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政治共識紐帶,為兩岸和平統一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

  顯然,兩岸融合發展內涵各部分之間存在辯證的互動關係。首先,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是兩岸社會(文化)融合發展、兩岸政治(安全)融合發展的基礎與先導;經濟融合發展形成的共同利益的不斷增加,有助於增強社會(文化)融合發展、政治(安全)融合發展的意願,有助於共同觀念與政治共識的形成。其次,兩岸政治(安全)融合發展有助於增強意願與達成共識,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兩岸社會(文化)融合發展。最後,兩岸社會(文化)融合發展及其形成的“我群觀念”有助於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順遂開展,也有助於兩岸政治(安全)融合發展進程的推進。

  三、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障礙與挑戰

  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可以為兩岸和平統一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思想基礎、政治基礎。2016年5 月民進黨執政台灣以來,兩岸關係已在多個領域不斷升級的對抗發展:一是兩岸民意對抗(“天然統”與“天然獨”的對抗);二是兩岸政黨對抗(共產黨與民進黨的對抗);三是兩岸路線對抗(統一與獨立的對抗);四是兩岸政策對抗(融合與分離的對抗);五是兩岸國際對抗(爭奪國際空間的對抗);六是兩岸軍事對抗(兩岸在台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顯然,當前台灣方面不願意鬆綁其大陸政策以促進兩岸融合發展,以及兩岸關係對抗發展且不斷升級,已構成兩岸融合發展的一個重大挑戰與現實困境,嚴重阻礙兩岸整體對整體層面的雙向融合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