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洛杉磯1月8日電(作者 張一飛)台灣2020年的大選非比尋常有幾個重要原因。首先是國際局勢的變化,尤其是中美關係從交流合作轉變為競爭對歭的情況,對兩岸關係產生影響。台獨聲勢雖未能明目張膽表現,但懼統和拒統意識遭到推波助瀾。其次,台灣的民主政治經過了兩黨兩輪輪替,民進黨第二次執政有過機會創新,改善,以求從小黨爭扎成熟到大黨自信,但經過至少二十年的政治執政和監政的經驗,民進黨令民失望(貪腐無能,派系營私)也令黨員懊喪 (呂秀蓮為明顯代表)。再加上大陸的進步,國際間的表現與台灣經濟,外交失敗的對比,就像美國一樣,不能把自己的失誤怪罪在中國大陸的崛起。
當今台灣執政的民進黨極力把責任推在大陸的打壓。這個說法在台商,兩岸交流過的人士的心中已經不能成立。大陸的讓利政策,即使以統戰觀點來看,台灣人受惠是實,不定時間表的統一也不見得有何恐懼。所以台灣2020年的大選,不會被歪曲的兩岸論述或芒果幹完全導向。在越近投票的前幾天,預測台灣大選結果的可能就越大,個人認為勝負已經顯像。雖然這次選舉的經過相當曲折,候選人的出爐, 兩黨都有衝刺的表現。民進黨的賴清德出師夭折,呂秀蓮等對蔡英文總統的挑戰不成,充分表現在位者的優勢,可動用國家資源,權力利益的影響來強逼黨在外形上的統一。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出爐經過因為2018地方大選的勝利翻盤,產生黑馬現像,候選人選擇由多人到兩人,再到三人,回到兩人,最終回到韓國瑜,2018的高雄選戰英雄。
國民黨看似競爭激烈,分化,但一路走來韓粉始終團結增長,成功造勢的結果,促使國民黨團結。現在副總統候選人是沒有爭議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比起蔡英文總統和賴清德貌合神離的結合可靠的多。並且朱立倫擔任韓助選總督,加上黨內大咖也都表態歸隊,韓營在聲勢上是與所謂民調相反的節節上升。雖然現在仍有宋楚瑜參選分票的未知數,但是2020的選民必然必2016,2012,和2008智商要高很多,投無意義票和廢票的成分不會大。所以個人認為選情已大定,未來凱道造勢可以說能夠蓋‘冠’論定,定出勝者。作者在下面簡短寫出一路對選情的看法和感想,請讀者選項,由你深思後的認同的選項,和客觀估計他人的選項,你就可以推斷選舉的結果,誰能勝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