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探尋城市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http://www.CRNTT.tw   2019-12-23 08:46:55
  中評社北京12月23日電/12月12日至14日,2019中國城市論壇“中國城市發展70年及浙江高質量城鎮化之路”在寧波召開,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獻策、共謀我國城市發展新未來。

  70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和城市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未來,我國城鎮化將進入減速發展、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階段,城市群將是我國城鎮化推進的主體形態。工業化和城鎮化仍然是未來中國發展的基本動力,我國還有較大的城鎮化發展空間。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是下一階段我國城市發展的主要思路。

  城鎮化宛如中國整體發展的一個縮影,是中國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的重要標誌。70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和城市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自黨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後,城市發展進入以人為本、規模和質量並重的新階段。適時歸納70年來城市建設的歷史進程、總結基本特征與經驗、剖析新趨勢新問題,對於更好推進新時代我國城鎮化和城市建設意義重大。12月12日至14日,中國城市經濟學會、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寧波半邊山投資有限公司於寧波共同主辦了2019中國城市論壇“中國城市發展70年及浙江高質量城鎮化之路”,在論壇上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獻策、共謀我國城市發展新未來。

  制度創新是我國城市發展取得成就的重要動力

  當前,我國已從以鄉村為主體的農業社會跨越至以城市為主體的工業社會,發展成就巨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認為,中國城市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離不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形成的制度紅利,而制度紅利釋放的原動力又來自工業化的拉動與改革開放的放大效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原部長李善同研究員同樣認為,我國城市化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來源於制度及政府行為,這一驅動因素帶來了宏觀層面的經濟增長、中觀層面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微觀層面的勞動力等要素流動,從不同層面為城鎮化推進提供了支撐條件。

  我國城市發展未來仍存隱憂

  潘家華認為,在進入城市主體社會以後,根據制度紅利的釋放速率與效應,我國城市發展在進入後工業化階段後,戶籍制度、土地制度的紅利空間日漸減少。

  此外,城鎮化中前期所積累的大量問題和矛盾可能集中暴露。李善同認為,我國城市化中前期所積累的矛盾在城市化的中後期將表現得更加尖銳。在社會融合方面,城市內部的二元矛盾尚未解決;在城市建設方面,儘管中國城市沒有形成大面積的貧民窟,但有1億多人還生活在棚戶區;在資源環境方面,土地資源短缺、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日益突出;在財政金融方面,過度依賴土地出讓和土地抵押的城市建設融資模式已不可持續,所隱藏的地方債務風險已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中最大的隱憂。

  寧波大學校長沈滿洪教授則從城市綠色發展的角度剖析了我國城市發展存在三大矛盾,即經濟持續增長與環境污染嚴峻、環境容量有限之間的矛盾,經濟總量擴張與資源有限供給、資源利用效率低下之間的矛盾,以及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生態需求與政府不盡理想的優質生態供給之間的矛盾,這三個矛盾將貫穿於我國城鎮化的全過程。

  城鎮化將進入減速、綠色和高質量發展階段

  未來,我國城鎮化將進入減速發展、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階段,城市群將是我國城鎮化推進的主體形態。

  城鎮化推進速度放緩是客觀規律。李善同通過多種方法對我國未來城鎮化水平的預測結果顯示,21世紀中葉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5%至85%,中國還有20年的城市化推進空間,但提升速度有所放緩。

  綠色發展是未來城鎮化的必然趨勢。沈滿洪認為,城市綠色發展將進入高低層次需要並存階段。基礎性需要是指滿足生態環境安全需要,屬於“淺綠色”發展層面,高層次需要是指滿足生態環境審美需要、維護生態環境權益需要,屬於“深綠色”發展層面。當前中國城市建設正處於“淺綠色”發展與“深綠色”發展並舉的階段,並將轉向“深綠色”發展的高級階段。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