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西方眼中的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缺了這些
http://www.CRNTT.tw   2019-12-19 11:31:55
漫畫:寸步難行。(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2月19日電/西方媒體對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明確給予負面評價,但在西方媒體的描述中,缺少了中國國內民衆的聲音。

  澳大利亞“對話”網站12月17日載文《數百名中國人向我講述他們如何看待引發(西方)爭議的社會信用體系》,文章說,通過為期16個月的研究,我發現中國普通民衆對該體系的看法和接受程度各異——大多數人都對它表示歡迎。研究過程中,我讓人們暢所欲言,直言不諱地表達感受和看法。我與大約500人交談過,有關社會信用體系的對話是自然而然開始的,而非通過直接提問。

  與許多西方人認為的恰恰相反,在私下場合和朋友間的非正式談話中,中國人并不羞於表達看法。“在中國生活,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因為騙子比比皆是。”40多歲的朱先生說,他不願意讓母親使用智能手機,因為她可能成為網絡詐騙的目標。

  與我交談過的許多人都認為,新的社會信用體系是一項國家工程,旨在通過打擊欺詐和犯罪并化解一場全國性的信任危機來提升社會公德。社會上一種廣泛共識是,(現有的)對那些違法者的懲罰并不足以阻止他們再犯,在一個地方違法的人會在其他地方重操舊業。人們認為,社會信用體系將通過建立“黑名單”來彌補這一缺陷。

  (中國社會)存在的另外一種說法是:西方社會之所以“文明”,是長期存在的信用體系使然。許多人都以為中國的社會信用體系理念是西方舶來品。退休教師彭越(音)抱怨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并表示:“西方的情況要好一些,因為他們有成熟的信用體系,不是嗎?”

  這些表述或許與現實不符,但真實地反映了中國人的普遍看法:(公共道德)問題產生於(新出現)的個人主義和現代性,而西方已經有效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中國正從一個農業集體社會(人們總是知道自己在和誰打交道)向一個依賴陌生人的現代社會轉型,人們認為,這一過程需要一種引導。

  中國人還傾向於將生活本身視為一種信用,并經常將“人在做,天在看”掛在嘴邊。一個人能通過做好事積德,但它也很容易因惡行而被揮霍一空。

  在描述中國的發展變化時,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國社會如何看待它們,以及為什麼中國人的看法可能與西方人大不相同。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