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抓住了民生這個最大的政治。澳門特區政府始終把民生改善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財政收入增加後,政府就大幅提高民生的支出,現金分享、養老金、免費醫療、長達15年的免費教育,良好的福利讓老百姓沒有後顧之憂,成就了今天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記者:澳門以“社團文化”著稱,社團在澳門社會生活中起到怎樣作用?
吳志良:發達的社團網絡對澳門社會穩定和諧有重要作用。社團的存在首先對政府行政起到很大的補充作用,特別是在社會服務方面。其次是上傳下達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社團接觸的人群很多,工作很細。另外,澳門社團文化成就了很強的社會治理和自治能力,有很多獨特的經驗可以總結和分享。
記者:您所在的澳門基金會在澳門無人不知,但內地讀者可能還不太了解。請給我們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吳志良:澳門基金會是法人機構,主要活動覆蓋文化、社會、經濟、教育、科學、學術及慈善等領域。1984年成立時,由於資金有限,只能做些小規模的慈善資助工作,主要側重科技文化方面。澳門回歸祖國後,基金會迅速成長壯大。2001年,澳門基金會與澳門合作與發展基金會合併成為現在的澳門基金會。基金會80%的資金通過轉移支付助力澳門的社團、教育機構開展工作,但我們與社團的關係並不僅僅是基金會提供資金、社團負責做事那麼簡單。我們希望與社團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通過社團培養更多的人才,也希望社團的活動使更多市民受惠。
記者:您是學歷史出身,澳門基金會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編輯本地歷史文化叢書。您認為歷史研究對澳門“一國兩制”實踐有何重要意義?
吳志良:回歸以來,在澳門基金會的支持和推動下,澳門學術界通過整理、出版文獻檔案並做大量研究,牢牢將歷史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歷史話語權其實也等於政治話語權。回歸後,澳門需要新的價值體系。拿回歷史話語權,社會的主流民意、主流價值得以建構起來,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論,避免社會的撕裂。如今,基金會推動的“澳門學”已初具體系。在此基礎上,人們得以深入了解澳門的歷史發展規律,深入了解澳門社會的發展情況,為深度挖掘澳門價值、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路徑選擇和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