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8日電/據法制日報報道,“電子煙不是煙”,抱著這種心態,很多人從抽吸卷煙轉向使用電子煙。事實上,電子煙並非像其標榜的那樣無害,同樣含有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在卷煙監管較為完善的情況下,電子煙甚至已成為諸多青少年的“第一口煙”。
今年11月1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發布通告要求,不得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不得通過互聯網銷售電子煙,不得通過互聯網發布電子煙廣告。
《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上述禁令發布後,並未完全阻斷未成年人購買電子煙的渠道,而社會對於電子煙的認識誤區同樣沒有得到有效更正。相關專家認為,應該用管理卷煙的力度對電子煙市場進行管理,對電子煙生產企業、線上線下售賣渠道、吸食場所等強化全面監管,引導群眾正確認識電子煙、合理使用電子煙。
電子煙對健康有害
從普通卷煙轉向使用電子煙,在“煙民”張先生看來,這是“科技的進步”。“電子煙雖然和卷煙外觀挺像,但原理完全不一樣,它是通過霧化等手段,將尼古丁變成蒸汽後,供煙民吸,對身體無害,很多女明星在哺乳期還抽電子煙呢。”張先生說。
在轉向電子煙前,張先生著實做了一番功課,不過他看的更多的是電子煙的宣傳廣告。當被記者問及電子煙為什麼沒有危害時,張先生說不上來了。
一般來說,電子煙主要由煙油煙液、加熱系統、電源和過濾嘴組成,通過加熱霧化產生具有特定氣味的氣溶膠供煙民使用。由於沒有燃燒煙絲的過程,電子煙商家常以“去焦油,對身體無害”“替代真煙”等營銷口號吸引消費者。但是,市場上銷售的電子煙中煙油煙液中同樣含有尼古丁、香精、溶劑丙二醇等。
事實上,儘管電子煙中釋放出的不是煙霧而是看似無害的水蒸氣,但這種水蒸氣裡也含有尼古丁成分,這種有害物質也會進入到人體內。同時,很多電子煙對尼古丁含量的標注也存在很大問題,往往實際含量都大於其標注含量,甚至存在偷換概念現象。 |